第7章 媒婆上门[第1页/共3页]
这大抵就是家里有男人跟没男人的辨别,王家连上王大爷一共五个真结实的劳力,除了家里的十几亩地,更是租了很多良田耕作。一年两年的不显,时候久了,可不就凑出了盖瓦房的财帛?
外人背面说了些甚么,崔玉没有在乎,她这会儿恰好到了村东王家宅子前边。村东固然靠着村口,不若正村里热烈,但却不是她想的那样王家是为了节流银子才在这里落了户。
秋收了,前两日家里老头子带了儿子去翻了地,这会儿都在地头上种麦子呢。
“崔家嫂子,我也不说虚的,之前你家男人在时候,这桩婚事也是我提起来的。固然没有下聘书,但也算是找我保了媒。昨儿个,赵家奶奶寻了我说你家大闺女要出孝期了,让我问问你,但是还认这桩婚事?”徐媒婆瞧着李氏脸上的皱纹,跟近两年才显出来的老态,不由多了些怜悯。
虽说她家常受王大爷两口儿的照顾,但上门求人,天然不能真的空动手去的。不说失礼不失礼,只说王家那几个传说中的儿媳妇,就有的嚼舌根的呢。自个空动手去,只怕会让人感觉是上前去占便宜呢。
出了门,太小河沟的时候,很多门前歇着的婶子们都跟她搭了话。虽说还没等她走远,就有提及了她家的闲话,就连入了土的崔大郎都被翻出来让人唠叨了一遍。不过面上,总没有差太多。
不过好歹,不消去了棉絮把夏季的衣裳改成单衣了。
能拉扯着孩子过下去,倒是可贵的。
就这么着,徐媒婆堪堪跟崔玉劈面错畴昔了。因而,她也就不晓得,自家娘亲三言两语的就把自个给许配出去了。
至于赵二石这个后生,人也是个心善的。最起码,是个重交谊的。端看他贡献陈木工,就晓得人不坏是个浑厚的。更何况,他手上有技术,常日里也能去办理猎物用外相换粮食。今后玉娘管着家里,他出去做工,日子定然是只好不差。
也不晓得她家,甚么年景才气买一处属于自个的处所。
传闻,那俩孩子被教养的也很好。固然是跟着赵二石糊口,但起码不是亲爹。李氏也不消担忧自家闺女嫁畴昔,就当了便宜的后娘。说到照顾孩子的事儿,玉娘又不是没干过。
“娘,有甚么事儿只得你半天乐的合不拢嘴?”崔玉把鸟蛋放到灶台边的碗里,然后洗了手筹算进屋补缀自个的旧衣裳。到底是个穷,能替代了衣裳就那么两身,此中一身还是陈婶子送来的她出嫁闺女留下的。
“说的也是,前年个刚有媒婆给她保媒,崔产业家的就遭了灾害。连带着赵家大房那边,好好的一家子都家破人亡了。谁敢说,不是她方的啊。都说命赖的人逢人就克,可别再扳连了我们村庄。”一个当村的媳妇忍不住多了几句嘴,这话也不是一小我说了。也是碍着这个传言,本村那些穷的叮当响的后生,哪怕是拖着婚事,也不敢招惹了崔玉。恐怕一不留意,也被克死了。
“她能服侍人?咱农家闺女哪个不下地干活啊,偏生她一副娇生惯养的性子,常日里领个孩子就感觉她懂事儿。如果嫁到别人家,指不定还得被人扶养着呢。”
如果崔玉听了这话,只怕面上不显,内心也会嗤之以鼻的。
再者,麦子也比玉米能换钱。到时候,留下一布袋磨了粗面粉,也能让一家长幼好生解馋填肚子。
“这玉娘模样是个好的,就是命太苦了。就算今后嫁到赵家去,那也是服侍人的命啊。”
徐媒婆又说了会儿话,不过是解释为啥赵二石这些年一向没深思立室的启事。不过是因为,他徒弟夏木工碰到的第二个老婆的事儿,让他担忧娶了媳妇会委曲了奶奶跟大哥家的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