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页/共2页]
赵氏伸手摸了摸二儿子的头发,笑道:“你但是个有福的。”
“快意,你如何了?”
“好俄然。”五狗子拉住李快意的手,依依不舍的道:“如果你去了县城,我们见面就难了。”
“不会。你能够县城找我,我也能够回村看你。”
张老头表情不好,女儿、半子、外孙子来了,也没法撤销内心的失落。
张老头内心非常绝望,老脸的笑容垂垂消逝,半晌,缓缓道:“本来福康要当张秀才的半子。”
明天恰好女儿、半子、外孙子来张家拜年,张老头特地把他们先容给李家父子。
再说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村里的王族人如果有钱也会搬到县城去。
李福康欢乐之余,朝三位亲人鞠躬施礼,“感谢爹娘mm。我会考上书院把婚事定上。”
张老头有一儿一女。
李福康连说了三个好。如果张秀才让他考中秀才,那还真没底,但是有了江青云的教诲,他考中书院就轻易的多,内心有掌控。
“对。我刚才如何没想起来呢!”张老头眸子子一转,孩子似的哈哈大笑,“等些天我们再去李家。”他就不信了,孙女这么好,李家会瞧不上,再说李福康这不是还没订婚吗,孙女另有机遇。
二儿子的婚事如果成了,二儿媳比长媳要强,这就是二儿子的福分。
李快意等李福康走后,问道:“爹、娘,如何回绝张爷爷家?”
李家、许家都是外来户,在礼村住了十几年,没有太强的归属感,并没有把这里当作故乡。
李山目标达到,这就告别带着宗子分开。
李精华最会察言观色,问道:“二哥,你要跟mm说事?”
“张叔,对不住。”
转眼至正月初六,这一天凌晨,李家兄妹五人穿戴新衣用过早餐坐着驴车就出了村。
次日,李山父子到了张屠夫家。
几人怕身上太冷把寒气带给小婴孩,没有进房,都去了大厅。
“我是收礼又不是给患者诊病,一点都不辛苦。两个弟弟有张嫂带着,我只是给他们喂了几次羊奶。”李快意望了望赵氏,又去望李山、李福康,见二人不喜不悲,啥也看不出来,干咳一声,还是忍住没问。
“无妨。”张老头看着李山一脸的惭愧,心道:真是个浑厚诚恳的好人。唉,一个是杀猪的人家,一个是秀秀士家,将心比心,换成是我,也会挑选后者。
宗子娶的是里正兼王族族长的女儿,二儿子如果考上书院,就能娶秀才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