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卖书[第3页/共3页]
在南阳阴县四周寻十余艘渡船,货色、牲口、人分七八次全度过汉水,再往南几十里路,就进入南郡地界。
“儒经一集一金!”
册本是一个家属的秘闻,首要性乃至在财产之上,一个又一个襄阳士子前后赶来,就算弄清楚这印书之法,大多数人也要先扬着脖子来挨宰。
“分毫不成少!”
“十金?”老士人勃然大怒,喝道:“汝得此印书之法,想制书甚易!且此书闻所未闻,真蔡伯喈所著焉?便值此价?”
南郡治地点江陵,不过荆州牧刘表只居在南郡北端的襄阳城,颠末这些年管理下来,襄阳反比江陵繁华很多,荆州世家、士人也多云集于此,襄阳离得比来不说,书又好卖,估计别人一时还不敢来,像赵原如许货量大的天然才好出货。
只是做买卖鲁良不在行,到了南郡,赵原反倒情愿冒险,他筹办直接进入襄阳。
商队去处自是赵本来决计,不过在南阳时,鲁良也建议,为安然考虑,到南郡后商队当就往西行,沿途售书,经秭归、巫县到巴东再返返来,固然要多出很多关卡破钞去,然在两个权势中间来返来回,便被人追捕也轻易逃脱些。
老士人怔了一下,摸索问:“蔡伯喈之女在北?”
又见《琴操》只要三本,恐将来也是难寻的孤本,万一以后无人印制,错过机遇就再寻觅不到呢?
儒经合集士人恨不得各本皆有,有些家中本有手抄的也想买归去对比订正,另有的自认学问不敷要借用大元的标点标记断句,凡是囊中钱足的,每人都要买上数集,部分则选集都要。
可惜大元东面满是曹孟德的地界,对于这位的残暴性子,只要想想当初梗阻泗水的尸身,徐州人谁不深怀余悸?此次往外售书籍就有风险,赵原可不想去招惹那屠夫。
明知印书法传开后,将来数年内书价必大降,可平生最爱之物就在面前,心头之痒又如何忍得住?
士子本甚少有逛阛阓的,不过豪族世家每天早上都有奴婢来市上购菜食,待发明他的书摊,当即就飞奔回家去奉告仆人。
“元皇归入宫中,闻已育下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