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1页/共3页]
“部属恭敬不如从命。”
高仁拱手道:“多谢主公。此行另有一事,那周瑜想使一出反间计,却不知我早已看破,特地将他捏造的手札献给主公,请主公过目。”
“刘备一心向汉,只要天下另有诸侯与主公为敌,他必会拔刀互助,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在所不吝。这类人不乏骨气,只不过他的才气配不上这份骨气。”
曹操接过手札,一看之下眉头深深皱起,“这周瑜小儿用心暴虐,他晓得我挥下晓得水战者有蔡冒、张充二人,我若入彀将二人撤除,不但自断两臂,并且主将被斩,荆州兵必会与我生了间隙,战力大打扣头,到时又怎能赛过江东海军呢。”
说实话,对刘备的不成器,曹操内心是绝望的,亏本身当年夸此人是豪杰人物,当真是看走眼了。
高仁点头:“主公明鉴,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周瑜给我们使计,那我们大可将计就计,操纵他的战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不管曹操品德如何,他是本身的当事人这点没法窜改的,高仁在内心叹了口气,持续说道:“主公,要想让周瑜信赖,光靠斩人还不敷。主公过后必必要表示出入彀后的气愤,派人攻打周瑜,只要如许周瑜才会信赖他的诽谤计已经胜利了。”
曹操闻言,心痒难耐,忙不迭地问:“如何引他中计?”
正所谓掌兵者无情,在朝者偶然,希冀这些人去体恤百姓是不成能的。
高仁莞尔一笑,接着道:“主公,若攻打江东,必必要先处理刘备。只要处理了刘备,我们才气尽力对于孙权,不然总留一个变故在那,对我军极其倒霉。”
曹操哈哈大笑,他向来不在乎天下人如何去骂他、去评价他,只要他一天站在权力的顶峰上,这些谎言就杜毫不了,就如同当年的董卓一样。那些大臣恨董卓恨的要死,不也拿他毫无体例,反在他的淫威下战战兢兢,卑躬屈膝。
曹操多么眼力,看高仁脸部窜改便知贰心中所想,微微沉吟了一会,别成心图地问:“子孝是不是感觉我心肠暴虐,不择手腕,违背了仁义美德?”
当年的本身不过是浩繁诸侯的一名,气力谈不上强,地盘也不大,而现在气力高出大汉几个州,可动用兵员数十万,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而刘备贵为皇室,部下有关张二将,名满天下,可十数年畴昔了,此人一向在原地踏步,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此人生境遇公然不成捉摸。
“子孝你怎去而复返。”
“信赖便能抛下钓饵,引他中计。”
“说来也是偶尔,部属自知江东一行伤害重重,以是到了江东便高调行事,连孙权都不放在眼里,因而被孙权打发到周瑜那边,在那赶上了一名流才。此人敬慕主公已久,一向想插手我军建功立业,只是有长江通途横在那,因而苦等机遇……直到那日野狼谷,才亲手将此图交于我手,并扬言主公一旦决定攻打江东水寨,他动用他的人手与我们里应外合,则大事可成。”
“主公,可否容我近前说话。”曹操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高仁向前走了两步,小声在他耳边说了一番。完后,曹操眼睛越来越亮,高仁向后退了两步,便又道:“如此,我们就有八成的掌控处理江东海军。”
高仁侃侃道:“主公千万不成小瞧了他,虽说此人新野之败后,逃到了江夏与刘表之子刘琦兵合一处,另有几万兵力,不成小觑。而自从主公向江东宣战后,刘备便派部下谋士诸葛亮前去江东,游说孙权与主公开战,当时他会率军帮忙孙权,共阻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