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缅甸的条件[第2页/共2页]
受制于和谈,只顾面前捞一把,而贫乏长远之计,郑胜利已经做过如许的事情,坑了李定国一把。而此次联军重创南阮海军后,他对持续合力攻打广东清军海军遁辞迁延,也让朱永兴明白了他要自雄于东南的心机。
朱永兴暗自嘲笑,兄弟之邦,不过是个名义;政治职位,也要靠气力保持。缅甸,实在是愚不成及。
世上的很多事情便是如此,在未知环境前,你几次测度、担忧利诱。比及最后全数了然。却发明担忧有些多余。事情却不象你想的那么庞大,那么困难。
如果措置不当,会不会重演当初的悲剧,朱永兴心中也无掌控。可如果不是安稳过渡,混乱必定是难以制止的,只是程度分歧罢了。目前的明军还不算强大,情势虽有窜改,但也很奥妙。一点的混乱也能够导致战局的窜改,朱永兴对此也是极其担忧。
太子灭亡。如何说也是一件大事,缅方借机派出使者,一是前来通报,抛清与本身的干系,制止明军有能够的抨击和迁怒;其次是要求朱永兴不再援助暹罗军器兵器,并与缅甸缔约,亦按暹罗例,为兄弟之邦,而不是明朝所封的宣慰司;最后则是索要财物。以供永历君臣吃住。
缅使愣了一下,没想到朱永兴会如此倔强,赶快拿出永历的敕旨,向朱永兴解释永历君臣并无出缅之意,此中又有永历给缅甸各守关隘官员的敕令,上面有“朕已航闽,后有各营官兵来,可奋力剿歼”话语,以证明与入缅明军交兵,以及殛毙入缅信使,并不是缅甸的意义,而是永历所交代。
朱永兴思考着,很快便阐发清楚,不由得心中暗喜。缅甸从永历君臣那边得不到的名份和政治上的职位,想要从本身这里获得,岂不是更要封闭永历君臣与外界的联络。
“我国乃小邦,实无伤犯天朝君臣之意。若天朝各营兵入缅境殛毙公众,则众怨难犯,相互约结,恐有不测之事!”缅使一边解释,一边又暗含威胁,显是惊骇明军动用武力挽救永历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