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逆流伐清》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华辉煌[第4页/共5页]

六月三日,明军与葛尔丹的数万人马在乌兰布通(今内蒙克什克腾旗境内)展开苦战。两边以大炮火枪互轰开端,苦战半日,终究还是明军的火力占有上风,直射炮、曲射炮铺天盖地,轰开了葛尔丹所布“驼城”。联军随后起猛攻,战至傍晚,准格尔军溃败,葛尔丹率千骑北逃窜回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

昭武四十一年(17o2年),第三次百姓大议会在北京召开,在昭武帝的鞭策下,大议会通过了昭武帝自拟的《大明帝国新宪法》。按照宪法规定,天子仍然是大明帝国的国度元,但具有的权力已极其有限。并且,大议会在四分之三多数的支撑下便能够弹劾天子。

昭武五年(1668年),兰州军区总批示晋王李定国派部将高得捷、王辅臣别离率兵进驻归化城和嘉裕关。至此,明军已经有了在西北大范围展开军事行动的气力。

昭武十二年(1674年),蜀王刘震统精骑五万出张家口,一起北进,于多伦县、锡林郭勒盟两次击败野心收缩的察哈尔诸部,布尔尼为炮火所伤,死于西窜路上,明军遂于本地驻兵,会盟蒙古诸部。

“鼎新一个政治轨制的最好机会是在国度政治稳定之际。为甚么要比及反动到来才想起鼎新呢?”对此,昭武帝朱永兴在报纸上布了密意的发言,“运气把朕推向这个位置。朕一向尽力,象你们的父亲一样庇护你们,象你们的兄长那样体贴你们,象你们的儿子那样为你们办事,这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帝王应当做的事情。到现在看,朕做得还算差能人意。但今后呢,是人便能够犯弊端,与其信赖朕不会变成老胡涂,倒不如信赖朕所建立起来的这个政治轨制。民主,是朕留给你们最后也是最好的礼品,但愿你们永久保护它,使它生长、完美,并带给你们持之长远的幸运……”

六月初,明军抵古城(今奇台)。于八日进扎阜康,两日猛攻。明军轰坍城墙,突入城内,全歼守军数千人。翌日晨,明军以马队向乌鲁木齐疾进,葛尔丹的盟友回部和卓伊达雅图勒拉等弃城而逃。而后,联军持续西进。连克昌吉、呼图壁,玄月尾克玛纳斯。时临夏季,晋王李定国停息守势,囤粮整军,筹办来岁进军南疆。

………………(未完待续!

昭武三十四年(1695年)春,昭武帝率集结结束的雄师六万,出喜峰口、古北口,召会降附的蒙古各部联军三万,先抵拜察河(高凉河)、吐力埂坷(四道河)、克什克腾旗一带,兵锋直指乌兰布通。

昭武十九年(1681年),郑经及陈永华接踵归天,重臣冯锡范结合郑经从弟等人动政变,刺杀监国郑克臧,台湾内哄。明国广州军区与台北驻军立时行动,澎湖刘国轩不战而降,明军进抵台南。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昭武二十年(1684年),大明帝国实施村镇级推举,当局将行政权力交与推举而出的官员,但监察轨制严格。

昭武三十五年(1696年)秋,昭武帝班师回朝,在蒙古大草原留下的是分离驻扎的两万雄师,以及与蒙古诸部达成的筑路、设驿站、建商城等援助和谈。同年,晋王李定国率雄师光复伊犁,完成了同一西北的豪举。而策妄阿拉布坦则成为了准格尔部的新仆人,迫于明军的强大,他改弦更张,积储力量,筹办向西向北展,对哈萨克动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