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袭潮州[第2页/共2页]
奇袭是胜利的,在忠勇侯陈霸等郑家将士的引领下,明兵舰队趁黑夜涨潮之时,顺潮流溯入韩江,这是清军所没有推测的。而对于硬体的依靠也是清军未能推测此次奇袭的启事之一:在韩江狭小处,设有一根重十余吨的横江大铁链,有此停滞,清军以为仇敌难以等闲超越。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地阻挡住仇敌,也能供应充足的预警时候。
而比及许龙从潮州赶到水寨时,战局已经完整不成窜改。水寨烈焰腾空,爆炸声不竭,清军在船面上拥堵着,躲闪着,眼睁睁看着牛头马面在火焰中暴露笑容。
在光复台湾前,郑军因为没有泛博而安定的火线基地,将士们为了亲人的安危,在保卫金、厦时有较高的战役热忱。但当郑军要退往台湾运营,特别是因为清政斧实施的迁界、禁海令,海峡两岸根基隔断,郑军将士对故乡亲人的眷恋之情更切。
而他没有留在广州,直接回到老巢,便是打着疗养规复的主张。但他千万没有想到,明军不但海战得胜,陆上也是不成抵挡。克新会,破广州,持续东征,底子没给他清算规复的时候。
喊杀声、枪炮声从水寨中响起,明军的陆战军队已经登岸,正在攻杀着措手不及的清军。到处的烈火,到处的厮杀声,完整打乱了清军的阵脚。
从这个角度停止阐发,陈霸以为本身前来投奔是明智之举。至于厥后者,必定不会少,但本身却占着先到的无益位置。再尽力作战,多建功绩,成为岷藩嫡派也不是不成能的。
忠勇侯陈霸止住了追杀的兵丁,固然想主动表示,但直追至城下,还是过于莽撞了。被逼无法投奔南明以后,他便被留任为南海舰队副批示,顶替了担负长江海军提督的陈上川。固然职位挺高,陈霸却很低调、谦善,谁让他是半路来投,临时还算不上岷藩的嫡派呢!而跟从他的原郑家兵将,也被打散安插,这应有之意,倒也在道理当中,并没有使他感到不满或痛恨。
郑家有些垂暮了。陈霸深知郑家的环境,才会得出如许的结论。在金、厦弹丸之地太久,却没有进取大陆的企图和实际施动。而以漳、泉、潮、惠为主的郑家兵将,他们对故乡的眷恋也逐步转化为不满和悲观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