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逆流伐清》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郑家来人[第2页/共2页]

这就是朱永兴的设法和思路,不管你出不着力,只要在我身边站着,不与我为敌,那就有帮忙。

“这也没有体例。”陈永华早就想过这类能够,只是没说出来,朝廷嘛,给臣子命令,不是很普通。不过,依他看,岷藩一定会急着这么做。从这几次与郑家的打仗来看,岷藩还是很照顾郑家的面子,或者说是郑胜利的面子。几近没有发过甚么强迫性的谕令,筹议的口气居多。

陈永华坐在驿馆以内,翻阅动部下汇集到的各种动静,最让他感兴趣的是方才推行的教诲轨制。这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教诲体系,除了把书院轨制更加完美外,又涵盖了对浅显公众。此中另有保举人才的轨制,州试驰名送府,府试驰名送院,院试取中,便能够准充入国子监。而从国子监毕业以后,另有一个为期两年的练习期,先为吏,考查合格方可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今后成为官员。

说实话。郑经及其部将都没有想到朱永兴会亲临广州,也没有想到西南明军这么快便能霸占广州,并且持续东进。还是陈永华比较灵醒,在海上获得动静后顿时返回,又与郑经等人停止了一番商讨,方才再度前来。

几次研读,陈永华不由敬佩朱永兴的魄力和行动,也看出了朱永兴的野心。颠末这一番比较详确的打算,固然没有科举,但已显出要将“读书人一网打尽”的企图。并且,从大要上来看,读书人入仕的门路比科举要来得更宽广。

“岷藩身为朝廷留守,言辞礼数不成缺。”陈永华出口提示道:“现在广东全省光复期近,西南、东南联为一体,我等不成为大王平增费事。”

随陈永华前来广州的另有郑经的随身侍卫冯锡范,从小我干系上,陈永华固然得郑经的正视,却还比不得冯锡范更受信赖。而冯锡范此人昧于大抵,而喜弄权,忠勇侯陈霸转投南明,郑经愤怒,他也对朱永兴没有甚么好印象。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