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逆流伐清》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随想[第1页/共3页]

“比及湄、河第一季收成,如果有节余,就给百姓进步些口粮吧!”朱永兴时而乘船,时而舍船陆行,察看着一起上的民情,越往北越是感觉表情不好,“另有这衣服,是买是捐,也总要有行动。”

总理处新任总理陈洪范赶快承诺,心中倒是暗自叫苦。很快便要在东北展开第一季守势,除了支应军事,赋税恐怕难有节余。目前的转机都依托在攻伐安南郑氏和占城国,能有多少缉获,尚是个未知数。就现在而言,能给老百姓口粥喝,饿不死就是圣主隆恩,万岁实在是有些过苛了。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微微一笑,说道:“甚么圣训呀,你是做老了官儿的,还要朕罗嗦嘛,好象朕几句话就能把河南管理好似的。不过,各地时情分歧,你还是要多逛逛,多看看,不要把河南当作云南,当作广西。别的呢,另有水利的事情。治黄河要根治,有兼顾打算,不是各地你治你的,我治我的,只顾面前,不顾长远。”

“万岁,该用膳了。”

“是,万岁圣谕,微臣铭记于心。”赵显吾躬身见礼,辞职而去。

随潮流而动,在窜改中真正复兴,以雄霸之姿耸峙于天下之巅,这才是朱永兴要达到的终究目标。看吧,西夷正在强大,正在日趋凶恶地暴露强盗嘴脸,美洲、非洲,亚洲也正在被他们渗入!看吧,包含着黑黄金的中亚、西伯利亚,由不堪一击的土酋所占有的婆罗洲,只要少量土著的澳大利亚,搏斗华人的西班牙人统治的吕宋,海上交通的孔道马六甲……

固然当局尽了力,但发放的口粮是不敷的,可也不致于饿死。要想多吃点,便要独立重生,本身想体例。而对于这些能保存下来的百姓来讲,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都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吃糠咽菜也不算甚么。关头是承平了,也有了奔头,挺过几个月,等田里一收成,糊口程度便会有大的改良。

一年至两年,北地能自给自足,那就再无赋税之虞了。有江南,有湄、河等地,粮食是尽够的;有海贸,再扶助工商,财务的宽松也是能够预期的。三年到五年,毁灭鞑虏,便转重心于西北,与葛尔丹决一雌雄……

十年之功啊,不知这十年中,这水患还要残虐几次?要吞噬多少性命?朱永兴暗自感喟,回到舱中,沉默而坐。任由船渐渐行驶,也不知何时又靠了岸。

当然,硬性规定纸币畅通,强行收缴苍内行中的金银,也不是不可。就象汗青上百姓党金元券币制鼎新时,便有期限兑换。制止私家持有黄金、白银的硬性规定。但成果呢?有前车之鉴,朱永兴对币制鼎新禀持谨慎谨慎的态度,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推动。也就是理所该当了。

实在要减缓财务严峻,另有一个别例,那就是发行纸币。用纸币回笼金银等硬通货币,再向外采办各种物质。但朱永兴以为机会分歧适,以往的朝廷和皇上过于贪婪,把纸币的信誉全都给毁了。要重新建立起来,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听到侍女的声音,朱永兴才从深思中复苏过来,随便地摆了摆手,说道:“公主呢,怎地如此消停?”

<b></b>

一样,明军的守势临时放缓,也是朱永兴力排众议,压抑了军方将领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求战要求。如果疏忽于财力的限定,疏忽东北天然环境和蔼候的卑劣,不把近十万军队调回南边就食。倾尽尽力毁灭满清,胜利的但愿当然很大。但代价是甚么?代价就是北地哀鸿不予施助。任其自生自灭,并且在南边减轻赋税。这就又要重蹈明末复辙的老路,冻饿死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又使当局的信誉废弛,朱永兴看来是得不偿失。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