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逆流伐清》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六章 拒诏[第1页/共4页]

不但无益,且毫无需求,还自不量力。明朝已经重新崛起,不再是被清军逼迫于一隅、败亡有期的时候,真的激愤了明朝,以举国之力攻伐缅甸,结果不堪假想。

“太上皇的圣旨,你也晓得我朝已立新皇啊!”贺九义带着讽刺的笑意,拱手向北,朗声说道:“吾皇万岁,早料如此,已下圣旨,各官各将不成再遵太上皇圣旨,觉得敌所趁。”

说实话,这个莽白杀兄杀嫂杀侄儿,或许过于酷烈,但脑筋比莽达还是复苏和明智。莽达只是调兵、调兵,再调兵,非要与明军见个凹凸。而莽白则考虑到兵力变更以后,对孟族、掸族等的压力减轻,海内有能够呈现不稳的迹象,这对于他这个新王来讲,是非常倒霉的。

当莽白派来的官员到达时,太后已经吃饱了,永历则吃到了一半。缅王的使者一脸的喜色,大步流星地走出去,对永历天子粗声粗气地说道:“明皇出亡我国三年,可还记得我国的恩德?”

贺九义盯着玉匣细心地看了看,俄然冷然一笑,一拍桌案大声斥道:“大胆,竟敢假传圣旨,来人,将这缅人拿下,推出去砍了。”

“缅人会如何想?”贺九义反问了一句,又顿时自问自答道:“缅人定是以为我们在用心激愤他们,要借刀杀人。然后复兴复仇之师,兴灭国之战。嗯,如果如许,他们反倒不会侵犯皇室。”

沐天波和马吉翔急仓促地赶来,得知事情究竟后,思考半晌,都暴露了忧色。固然动静闭塞,但多少还是晓得一点,起码晓得现在海内的情势已经不象当初入缅时那样危急。环境仿佛宽松了,他们天然想回到海内,而不是在这里仰人鼻息。

“不给如何行?就算他们勤王,也是刚到蛮莫,离这里还十万八千里呢,缅人可就在门外。”永历内心固然有些明白,但让他硬着脖颈去回绝缅人的要求,这就和他的脾气太不分歧了。

存亡操于人手后,缅人对大明天子的尊敬也就一落千丈了。朱永兴用财帛买宽松的时候,缅人对永历君臣另有些客气,衣食不缺。这一两个月,大明与缅甸的干系进入冰点,永历君臣也就看不到甚么好神采了。冷嘲热讽是常事,连食品也粗陋完善。对此,不管是天子还是臣子都敢怒不敢言,质量差、分量少还饿不死,可如果缅人断了供应,他们就会挨饿,乃至饿死。

永历张了张嘴,将脸转向了别处。王皇后偷偷看了天子一眼,心中无声地叹了口气。

马吉翔的神采变了变,俄然感觉急于返国仿佛于己倒霉,李定国等人会不会迁怒于他?

“归去奉告汝王,将太上皇等人礼送我军,我军亦将退出缅境;不然,我军自会去阿瓦城下接驾。”贺九义停顿了一下,又厉声说道:“若敢加一指于太上皇等人,我朝将起举国之师,兴灭国之事。滚吧!”

永历的话让四周的人都燃起了一些但愿,当即皇后就拥戴起来,称不该给缅人这封圣旨。

“那又如何?”郑昭仁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道:“如果接诏便退,岂不让缅人更有所恃?只要这般倔强,方能使缅人重新衡量利弊。如果象瓦刺一样,感觉截留皇室并无感化,天然便会迫不及待地礼送而出了。”

贺九义点了点头,这恰是已立新君的好处。若永历仍然是皇上,那不管这圣旨是甘心的,还是被迫的,都会使他堕入窘境。依诏而退兵吧,可算是白忙一场,又令将士寒心;抗旨而行吧,救出永历还算是功罪相抵,若永历有个三长两短,那他岂不是直接的凶手?今后呢,也不免有人以此肇事,指责他不敬天子,不尊皇室。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