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苍水脱险,修约之议[第2页/共5页]
“殿下一言九鼎,安南郑氏必戴德戴德。”易成嘴上恭维,心中却不觉得然,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和约签订未过半年,这蚕食也未免有点快了吧?
内斗不止,自相攻伐,鲁、唐之争让清军捡了个大便宜。清军贝勒博洛攻破福建,唐王被俘杀。鲁监国**也被清军击破,土崩崩溃,鲁王在张名振等人庇护下幸运逃出世天。当时唐王**毁灭,郑芝龙降清,郑氏个人诸将一时群龙无首,旁系权势郑彩、郑联等人转奉鲁监国,将鲁王迎至厦门,这才安设下来。
长史易成定睛观瞧,不由苦笑了一下,这还真是狮子大张口。一条曲线从宣光、太原、北江、海阳、承平一向划到大海,东面的地盘尽要归于明军。另一条竖直的线则向后缩了很多,从谅山、北江之间为分界,把包含海防在内的地区都划了出去;第三条线则又向缩了很多,以谅山、汪秘之间的连线为界,却在临海处划了个弧形,再次把海防包含了出来。
“初意石头城下,师即偶挫,一定遽登舟;即登舟,一定遽扬帆;即扬帆,必且扼守镇江。余故弹压上流很多动。何如,何如!”对于郑胜利在南京之役中的表示,张煌言心中也仇恨,但敌部下还是出言斥责:“不成胡言。”随后,他昂首望向大海,内心倒是翻滚高低,几次思虑起东南本地抗清以来的事事非非。
张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着大地,放声大哭。
朱永兴持续讲解道:“这底线的达成,应当根基上没甚么题目,不过是向西扩大了几十里地嘛!但有一个从属前提很首要,如果郑氏不承诺,那吾是不吝兵器相见的。嗯,郑氏也多数会承诺,总比让我们的船只通行升龙,并在庯宪驻军要好很多。”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恍惚吹出玉关情,声凄惨。汉宫露,染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曰心,诉金阙。”张煌言所作《满江红?怀岳忠武》一词,淋漓尽致地表达他激烈的复国报仇之念。
这幅舆图仿自朱永兴手中的旅游舆图,因为旅游舆图中包含安南的处所不大,也就是现在舆图上所能显现出来的北部。但这已经比目前的安南舆图详细很多,并且很多处所都能标注清楚。而再往南,则是按照目前所能获得的舆图补上去的,显得很细致。
“非献廷之过也。”吴三桂摆了摆手,面带伤感地说道:“既是未得胜利,徒留妇孺也无用处。国贵、克勇、足法等皆跟从本王多年,忠心耿耿,实不忍见其葬无全尸。”
就在张煌言重整旗鼓之时,一个由安南庯宪(今越南海兴省兴安)返回的浙江贩子给他带来了久已隔断的西南疆场的动静。
水天相接,那一座座小岛也被天空和大海映照出天蓝色,四周环绕着朵朵浪花,象镶着红色花边的舞裙。
激昂过后,张煌言又静下心来细心考虑,又不由喟然长叹。永历朝廷虽为正统,但西南战局堪忧,天子出亡番邦,明军残部不知能与清军血战多少。现在又与永历朝廷海路断绝,消息杳无,不知详细状况。而为避郑氏怀疑,他部下的各支官方武装多流散海上,屯驻荒岛,不便入金门拜见鲁王。
吴国贵、巴克勇、张足法这些辽西旧将天然是能换则换,吴三桂感念他们的虔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拉拢民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