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归藩之议[第2页/共2页]
“儿臣感觉去福州最妥贴。”永历答复了下失落的情感,降落地说道:“既不在新皇眼下,免了很多礼节上的费事;又不归宗人府辖管,糊口比较宽松。”
而东宫典玺寺人李崇实除了虔诚外,还很有脑筋。永历君臣入缅之初,他和黔国公沐天波、华亭侯王惟华便以为把朝廷运气完整置于缅甸庇护之下,万一缅甸当局态度生窜改,将带来难以预感的结果。以是,向永历提出建议:“将入缅的文武将士一半随台端(指朱由榔)入缅,以一半导太子入茶山调剂各营,即上在缅地亦有外援可恃。不然,深切夷穴,音耗表里不通,终究生困。”可惜,永历帝虽感觉这个建议有事理,能够考虑,但中宫王氏却舍不得爱子阔别身边,对峙不肯。
……………
“胡说。”永历立时斥责,“请辞尊号,退位归藩,岂不是令新皇再无顾忌,可随便措置?”
“臣妾同意母后所说。”王皇后低声细语地说道:“代宗取英宗而立。以是严苛相待,启事恐是出在皇太子身上。现在太子早夭,我等再谨慎处置,新皇的猜忌怕是不会太重吧?”
“有话就说,现在是何时,不必藏着掖着。”马太妃不悦地瞪了李崇实一眼。
现在则是分歧,太子已死于缅甸,朱永兴无疑会少了一层担忧。并且马太妃说得也很有事理,成心避嫌反倒轻易惹上怀疑,倒不如去拜见新皇,言语恭谨、礼节谦虚,以示对皇位再无诡计,以此来尽量消弭新皇的猜忌。
在缅甸时,马吉翔、李国泰曾对永历帝诉说廷臣和侍从职员糊口困难,有的人已经没粮下锅,意义是要朱由榔拿出“内帑”(这对逃亡他国,天然不成能有任何财务支出)来布施。朱由榔本来就没有多少产业,这时屡经灾害,已经捉襟见肘,一怒之下把黄金制造的国玺扔到地上,让他们凿碎分给群臣。典玺寺人李国用叩首道:“臣万死不敢碎此宝!”可见李国用对于天子的虔诚和对皇权的恭敬。
英宗被瓦刺俘虏,景泰帝虽取而代之,但皇太子已立。也就是说隔代君王在法统上又会归于英宗一脉。景泰帝执意废掉皇太子朱见浚,换上本身的儿子朱见济,并对英宗囚禁严管,不能不说也是为了解除今后的隐患,制止秋后算账。祸及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