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逆流伐清》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川滇呼应[第3页/共4页]

陈弈耀淡淡一笑,悄悄点了点头,说道:“雄师至,敌军疲,不恰是一举破敌的好机会?参谋部已经细心计算过,川省清军不过三万,保宁、重庆等地需留重兵防备十三家,吴之茂所率人马又被水西管束。李国英能变更之矫捷兵力不过一万多,且粮草不敷于支撑其耐久作战。以是,此克服算当有七八成,郝将军觉得如何?”

“若防备恰当,将士不怯,在此险要之地,自能够一当十。”陈弈耀感慨完,充满自傲地伸手一指,说道:“本将安插的阵地,比之高黎贡山也不遑多让。此中之关窍,我与郝将军细细说来……”

“末将先代马宁儿谢过殿下恩赏擢升。”马惟兴面露忧色,躬身称谢。

“回殿下,乃参将马宁儿。”叙国公马惟兴躬身答道。

大事商讨得差未几了,已经是凌晨。天气已灰蒙蒙的发白。安坤安排沈宸荃去歇息,他和禄天香回到卧房,低声细语地又说了一会儿话,方才又补了一觉。

沈宸荃说说罢了,也不逼迫,持续向安坤建议道:“殿下援助水西诸多御敌利器,然还需火药和芒硝、硫磺、柴炭等物,以及一些工匠。还存候苴穆予以供应,以使利器阐扬能力,抗敌制胜。”

叙国公马惟兴陪着朱永兴,走下竹子山山坡,各自上马,在亲卫的庇护下,昂然向宜良城驰去。

接下来又说定了各部抽兵的事情。沈宸荃并不晓得,安坤先期抽调的是水西十三宗亲所部的兵丁,初定为一万人,可算是安坤最信赖的部下。这也是禄天香的主张,大要上顺从了朱永兴,但也做了最保险的安插。

安坤和正妻禄天香商讨了一番后,又转出正厅,向沈宸荃告了声罪,方才坐下叙话。

民气哪,趋利避害,逢迎强者是常理。明军在滇省的生长强大,形成的连锁反应,构成的民气归附,是很难预感的。滇省的土司是如许,蜀地的郝承裔和陈达也是如此。清军若能保持胜势,则民气少有异动;而明军一旦复起,对故国的巴望,以及对衣冠的神驰,更轻易令民气产生偏向。

“轰,轰,轰”接连的三声巨响,方才击退明军打击的清军尚来不及喘气,空中震惊,木屑土石乱飞,缺口不但被重新炸开,并且城墙又塌了数米。离得近的清兵非死即伤,喊杀声再次响起,明军又建议了打击。

“老鹰捉小鸡的时候,端赖母鸡庇护,水西遭到灾害之时,端赖殿下的援助与护佑。水西百万百姓感激不尽。”禄天香笑着插嘴道:“再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家夫君身为苴穆,却亦是明臣,岂敢尊大?殿下言重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寸江山一寸血,百万明人百万兵。”朱永兴有感而发,降落地吟了一句。

“殿下贤明神武,光复神州指日可待。”

“殿下所言甚是。”安坤嘴上答允,倒是舍不得破钞自家的金银财物,各部出征,他也只是供应粮食罢了。在仆从制的轨制下,哪有象正规军那样的报酬。

朱永兴苦笑了一下,感喟道:“不知何日能偿心愿,光复神州,复兴大明啊!走吧,叙国公,该是去前面看看了。”

“能与殿下共同御敌,确是幸运之至。”郝承裔粉饰不住羡慕,也晓得这位总兵今后若无大错,定然前程看好,皆因与岷殿下在危难时有此缘份。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