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下台阶,谋划[第1页/共5页]
能招降便招降,不能招降便毁灭。大江以南的战事到了关头时候,朱永兴的耐烦也到了绝顶。凭昆明、曲靖的靖朔军,桂林的殄朔军,湖南的征朔军,再加上黔省水西的内应,击灭吴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个停滞一除,便有大部明军能腾脱手脚,插手江南战团,胜负的天平便将加快倾斜。
“那便是胜券在握喽?”白文选松了口气,笑道:“吴三桂不想断子绝孙,不想败北身故的话,也只剩乖乖归正一途了。”
“……将军本朝之勋臣,烈天子之于将军可谓甚厚。讵意国遭不造,将军独居关外,矢尽兵穷,肉痛无声,不得已歃血缔盟,许虏藩封,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欲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然狡虏逆天背盟,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将军可有悔,可有恨,可有反戈北逐,扫荡腥气之心?”
“王爷暂请息怒。”夏国相见不是事儿,赶快上前挥开侍卫,对方光琛说道:“王爷确有归明归正之心,只是机会不好,可不是狡词迁延。岷藩故意见疑,又以武力相逼,恐有违两产业初之议吧?”
便说现在,永历还在缅甸好好地活着,吴三桂引清兵入关这一投机行动,也并没有招到如何峻厉的攻讦和指责。相反,不但是满清,连南明也曾给了他高度评价,还给他加官晋爵。
“八旗若往攻衡阳呢?”白文选伸手在舆图上比划了一下,说道:“吴三桂会不会出镇远,占邵阳,与八旗夹攻衡阳?”
“由贵阳至曲靖,五日充足了。”朱永兴嘲笑道:“若不紧促,恐其又要重演当初勤王之迟延。这小我啊,不能给他一点空子。并且,五今后衡阳应当已攻陷,他就是想拆台,也没机遇了。”
说完兵,再说将领。他们跟从吴三桂多年,早把本身的运气同吴三桂的好处紧紧地联络在一起,所谓一荣皆荣,一损皆损。这批人,或与吴三桂有着血缘的干系,或非血缘但相互却有着特别的短长干系,构成了以吴三桂为核心的政治军事个人。
朱永兴真的轻车简从奥妙来到了这里,之前更是在桂林与叙国公马惟兴会晤,交代了相做事件。
桂林、曲靖,那将是打击贵州的两把尖刀,岷藩巡查督军,是要向贵州动手了啊!吴三桂又惊又怒,脑袋都有些晕眩。
“夫人――”吴三桂忍不住了,儿子、孙子都被人绑架了,这又要赔上老婆,这个岷藩实在太坏了。
“父王且收悲声……”夏国相称人赶快上前相劝,但吴三桂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如释重负的神情,不由得更加气闷。
吴三桂神采数变,忽而乌青,忽而和缓,忽而气愤,忽而无法……他的思路早就飞出了手札,正几次思虑,衡量着利弊得失。
固然将领们大多会服从吴三桂的号令,但他们不肯与明军作战的心机倒是吴三桂所晓得的。共繁华还好,共毁灭,他张得开口吗?所谓“安土重迁”,由滇省退至贵州这一年多时候里,耐久转战的将士的糊口终究能安宁下来,置房买地,家道正兴。号令他们打一场没有胜算,败则家破人亡的战役,他们会心甘甘心吗?
倘将军能洞悉时宜,归正来归,亦可谓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负先帝之厚恩。若仍存幸运,背顺服逆,抗我王师。本藩即督雄师,亲征蹈巢覆穴。忠孝本性,人孰无之!从逆从顺,休咎判然。将军岂无谋之人,宜细审度,毋致血染刀头。本藩幸甚,天下幸甚!”
“王爷――”方光琛心中大喜,晓得这大功是立下了,但还留有几分复苏,记得朱永兴的叮嘱,上前劝道:“王爷之苦心哑忍,令人感佩。今另有殿下谕令,请王爷恭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