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郑军投靠,清廷退缩[第2页/共5页]
如果郑家真的丧芥蒂狂,出动雄师打击,凭那几十条远洋巡防船,再加上两千余陆军,泉州是守不住的。陈霸心中清楚东南本地各地的防备比较空虚,海军主力以舟山、崇明为基,正对江浙清军停止袭扰、管束,陆军主力则在福建、浙江交界处驻扎,既管束江浙清军,又适机策应征朔军打击江西。
事到现在,郑鸣峻倒还沉着,看得也明白。落空了安身之地,前来投奔,天然要听人家安排。即便故意争一争,可带来的官兵和军属都已成了惊弓之鸟,达到泉州才算惊魂稍定,想带着他们另投他处――嗯,除了投奔朝廷,也只要北上降清了。这些官兵能再分开这闽地故乡吗?能剃头换衣吗?到时候群相鼓噪,挥刀相向也不料外。
“还真是杀伐果断,雷厉流行啊!”朱永兴有些讽刺,“郑经是不是太高估计了本身的权威,低估了郑泰的影响?”
十月十一,明军建议了总攻,两师夹攻,杀声震天。被困于上饶、横峰之间的清军大败,几近全军淹没。副都统席布没于阵中,参赞军务护军统领桑遏只率数骑得脱。
而佯向昌都(现景德镇)推动的征朔军调兵一部缓慢南下助战,奥妙驻于闽省浦城的灭朔军第一师则俄然出动,迅猛非常地攻入江西,轻取广丰,再克广信(今上饶),堵截了桑遏、席布所率清军的后路。
“此番倒是轻视了清廷。”朱永兴自失地一笑,说道:“清廷倒也不尽是无能之辈,对情势的窜改也算敏感。”
现在的情势与当时有很大的类似之处,江浙处于明军进犯之下,民气摆荡,极倒霉于清廷。若在此时再兴大狱,怕是雪上加霜。更激起公众抵挡之心。
…………
民气散了,这些官兵和家眷还以他们为首,是因为他们的挑选适应了民气,可不要错把他们当作能断念塌地,到那里都能跟从的死忠。
“不知那帮得蒙大赦的士子文人会有如何反应?”朱永兴如有所思,半晌后豁然一笑,说道:“当今之情势,他们已经无关大局,倒是整编来投的郑家兵将乃当务之急。经此一乱,郑经气力大损,已不敢轻动,而我海军气力更增刁悍,可停止更主动狠恶的守势……”
连续串的进犯转向,使清军疲于对付。江浙清军丧失了一万多人马,仙霞关、分水关又明军手中,防备的任务蓦地艰巨,没法再抽调兵力赴援江西。
海面上庞大的舰队在望远镜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楚,忠勇侯陈霸面色严峻,放下望远镜,连续串的号令下达,泉州守戎服弹持枪,做好了战役的筹办。
十月十七,魏君重批示第一师在炮火保护下,从背掉队攻闽浙冲要仙霞关。被堵截退路的仙霞关守军军心已乱,在明军的狠恶进犯下只抵当了两个时候,便在总兵官祖宏勋带领下,弃械投降。
明军趁胜而进,光复玉山、常山,杀入浙江作进逼衢州之势。浙江清军告急调兵声援衢州,明军却于霸占常山县后俄然南下,霸占江山县,抄袭仙霞关。
“侄儿还是风俗劈波斩浪,驰骋海上。”郑缵绪实言相告,说道:“商贸之事,便交与叔父。父亲在倭国稀有十万存银,想必岷殿下亦不会收我们的私船,如此便可运营起来。”
“抗清大业重于统统,内部大动兵器,实不是殿下所愿。”陈霸说得很果断,以此来撤销这些仇恨中烧的家伙们不实在际的期望,“按诸位的身份。某家也不敢擅专,诸位当至广州拜见殿下,诸般情由,可劈面呈告,由殿下作主。”
“也好。”郑鸣峻点了点头,说道:“一在官,一在商。倒也全面。叔父年纪大了,已不适海上颠簸,便在岸上为家属扎根尽些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