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军制改革,拉拢分化[第2页/共5页]
乍一看来,仿佛是朝廷只卖力讨朔军的给养和饷银,其他多余的军队便不管不顾了。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讨朔军的组建,只是辨别了作战主力和处所戒备军队的分歧。不能进入讨朔军的兵士,还是保持着必然的军饷,只不过军饷将由处所供应。
“叨教大人。是霸占,还是掳掠?”李来亨说道:“不说重庆。夷陵、谷城、襄阳都是较坚毅的城池,只在城外转悠,怕是收成不大,更不消说节制这些要点了。”
刘体纯点了点头,踌躇半晌,终究开口问道:“岷殿下因何如此信赖鄙人?这些奥妙应当与黎尚书暗里秘谈方为安妥吧?”
“各家私军暂可留,然军饷却有不同。”陈上川直言不讳,“这三十万银子有二十万是供讨朔军的,只要十万是犒赏各勋的。长江海军亦属讨朔军,由王爷和黎尚书调遣。若各家分歧意,凭目前的结合军队和长江海军,亦可交战四方,逐步强大。王爷莫忘了,这五千枝火枪是设备讨朔军的,长江海军稀有百门大小火炮,又有三千精锐,楚军岂是敌手?这攻城掠地的缉获,殿下的意义也是大部归属讨朔军,觉得生长强大之资。”
鱼与熊掌不成兼得,李袁等人思虑再三,做出了本身的决定,用心治军兵戈,以军功博个封妻荫子。这此中起到感化的启事很多,有朱永兴数次表示出的诚意,对汗青既往不咎的态度,当然也有西南明军的日趋强势。
“讨朔军的驻地暂定为房县,请各部派兵三今后至房县集结,然后便开端练习,争夺旬月内展开守势,建功立业,以报朝廷,以报殿下。”黎维祚起家作了最后的决定,并宣布集会结束。
“殿下已有定策,待与十三勋会聚以后,便可开封按计行事。”陈上川带着崇敬的神采向南拱了拱手。说道:“殿下贤明神武,对我等期盼殷殷。事前更有交代,先整军,再作战,不成贪一时之功,更不成轻损将士之生命。”
“这没有题目。”刘体纯承诺得很痛快,又说道:“只是怕有人群情某家。”
李来亨等人颠末商讨,感觉朝廷决计已下,军政分开势在必行,如果抵抗将被解除在体系以外。当然,草头王还能当,朝廷也没有强迫的意义。但朝廷也不会扶养私军,兵器、设备、军饷将尽力供应,讨朔军强大得压过各家私军是能够预感的。到当时再改弦更张,便不是主动,而是被逼无法,那在朝廷和岷殿下眼中,天然是大有分歧。
……………
刘体纯听明白了,固然不逼迫,但岷殿下也不会耐久供应有盘据之嫌、不听号令的私家军队。并且,今后的战役缉获也有了定命,讨朔军有海军互助,只能是越来越生长,节制的地盘越来越大,获得的给养越来越多。
黎维祚回到坐位,把上面的话语权交给了陈上川。陈上川固然是提督一衔,但现在还代表着朱永兴。有钦差大臣的意义。
天上没有半点浮云,浓蓝的天气,受了阳光的蒸染,蒙上了一层淡紫晴霞。千里长江,映着几点青螺,同幽梦似的流奔东去。从远处望去,桅樯簇聚在一起,桅索繁密地斜曳下垂,缓缓动摇。
而朝廷对于李袁郝三人的回报是立竿见影,物质清单是给世人看的,船中的黑货则是给可用、听话的人。一千枚金币的安设费,一千枝燧发枪的拔付,新式戎服、朝服各一套,忠勇剑,镶金短铳……
处所供应?那岂不是要自家掏腰包!或者换个角度,将处所治权交予领兵部尚书衔、总督军事、四川巡抚黎维祚,由他委任的处所官员收税收粮,再发给处所戒备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