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复台建议[第2页/共3页]
“呵呵,海战无双?陆战便不比岷留守喽?”郑胜利笑得高兴,戏谑了一句,说道:“你们所获船只已交与本王,本王再论功行赏,分给你们,倒也不违岷留守之意。嗯,便如此决定了,本王会先挑无缺的船只,让你们能尽快成行,归去处岷留守汇报,再致本王拜见之意。诸事庞大,本王实在是抽不出身来呀!”
“我军得胜,两位将军着力甚多,本王敬二位一杯。”郑胜利举杯,话也说得客气。
“接走鲁王也好,若致亲藩流浪琐尾,饥饿于我地盘,反倒增加臭名。”郑胜利沉吟着说道:“西南兴复,则东、西遥相照应之局再度构成,亦可减轻我军压力,使我军复台之机有能够大为提早。”
“为大明复兴贺,为皇上贺,为岷留守贺,为王爷贺。”
“……之前水西降清,实迫于吴贼势大,为子民免受苛虐而愿意屈就;苴穆安坤感大明恩德,常椎肉痛悔……今举义旗扶明抗清,乌撒、郎岱、沾益、乌蒙、芒布等部群起呼应,先攻风雅城,后破乌撒卫城……还望殿下宽宥前罪,出兵援助,勿失忠贞义士之心……”
…………….
郑胜利为人志大才雄,遇事专断于心,具有极其刚毅的脾气。在打击南京战役失利今后,便把目光转向了台湾。而多数闽籍将领沉沦乡土,胸无远志,以为荷兰人“炮台短长,水路险恶”,“风水不成,水土多病”,并不同意出兵台湾。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郑胜利光复台湾的决计,此番击败清军,便要将精力转移至此。
朱永兴把安坤的手札扔到一旁,走到屋角的沙盘前,摸着下巴思考起来。现在暂不考虑己方的行动,而是要判定出清军的意向。贵州空虚,要征剿水西,滇省清军必定会有所变更,这或许便是转守为攻的机会。
郑胜利挽留不成,又设席饯行,并亲送杨、陈二将率船出港。
“不敢,不敢。”杨彦迪和陈上川赶快站起,谦逊道:“王爷批示若定,麾下将士鼓勇用命,末将等微薄之力,岂敢受王爷之汲引。”
“多谢王爷。”陈上川和杨彦迪心中欢乐,赶快称谢,二十多艘海船,这但是份大礼呀!
豪杰所见略同。如果细心阐发的话,郑胜利与朱永兴采纳的是非常近似的计谋。即先固底子,后壮枝叶。只不过朱永兴对准的是外洋他国之地,郑胜利则看中了台湾这块本属神州的国土。
郑胜利立时面露震惊之色,光复台湾只是一个设法,连打算尚未制定,朱永兴透悉其心,如何不使他感到惊奇。
休整了两日,杨彦迪和陈上川便向郑胜利告别。毕竟南海舰队气力还不强,他们带出这二十艘舰船便是近半主力,深恐时候一长,情势有变。
郑胜利摆了摆手,心中暗叹,此子比之岷殿下,远远不及也。
厦门保卫战,终究以郑军的全面胜利宣布告终束。
连续串的题目使朱永兴深思很久,仍然不能得出精确的判定。此时,房门被敲响,打断了他的思路。
如此庞大的胜利,足以使金厦获得很长时候的定定。因为水兵分歧于陆军,战舰制造起来相称的烦琐,用来制造船只的质料都是阴干的木头,仅这类阴干的过程能够就长达三年。以是,丧失了大量战舰的清军海军,在相称长的时候里难以规复气力,能够再来进犯金厦。
水西安坤,不过是个大仆从主。朱永兴的本意是让他与清兵拼个两败俱伤,让滇省清军腹背受敌,却并没有出大力共同业动的设法。但当皮熊和安坤派来的信使劈面陈告详情以后,他又有些踌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