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南宋弱女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 扶桑远山有旧盟(下)[第1页/共2页]

他晓得苏翁与王伯皆对远山极其看重,是以遥遥便向他们拱了拱手,才敢入坐。

这时苏千易又问道:“那远山先生,你买这么多锦缎归去,又卖给谁呢?”

段文兴向来喜好拥戴,跟着笑道:“小兄弟,你迟迟不到,段某腹中饥饿,便先要了些酒菜,也请你包涵。”

他尚不纵情,又本身喝了三杯酒,只听得楼梯上脚步声响,走上两人来。

这是一桩上万贯的买卖,此中段文兴只筹算购入10匹锦缎、30匹绢布,仅出资230贯罢了,而远山倒是想将宜兴城内织布行的锦缎搬空,出资高达惊人的10000贯,按宜兴所产绸绢每匹1贯,锦缎每匹20贯来计算,足足需求500匹锦缎才气满足他的要求。

三人足足吃喝聊了半个时候,菜尽酒空时,苏千易见天气尚早,还不经心,想留二人去瓦市里转一转,他是少年人玩性大,可远山二人却起了乏意,要回住处歇下。

他说的固然恍惚,但苏千易大抵听明白了,远山不比段文兴,能够随时自陆路来回,想要前去扶桑,必须乘船不成,他传闻过出海是一件非常凶恶的事情,纵使再坚毅的大船也有淹没的能够。

他忽想:“天大地大,真不知老祖宗他为何非让我守着这戋戋宜兴?”

远山皱了眉头道:“大理,没去过,不晓得。”

苏千易坐定后,笑道:“晚生来迟了,怠慢了两位先生,还请包涵。”

三人酬酢了一阵,端起酒杯,喝过一旬,苏千易才问道:“远山先生,我听闻您是从扶桑国而来,可否为晚生讲一讲贵国的风土情面?”

见那郎君环首四顾,像是在寻觅僻静之处,苏千易赶紧起家喊道:“大侠,你也来了!”

苏千易天然不敢违背老祖经验,可每日听闻同窗鼓吹志向,他又不由恋慕,此时听远山与段文兴讲起异国风情,更加心生神驰。

这此中官府还要抽税,如此算来,这10000贯中,能有约摸3000贯红利,已非常不错。

借此他们三人又聊了一阵海上之事,远山固然常常词不达意,苏千易却听的纵情,他生在山城,长在山城,家里固然供他读书,可苏翁却不准他求取功名。

大理国地处滇南,远山虽长年来往汉地,但若不是此次碰到了段文兴,恐也难知世上另有大理如许一个国度。听到这话,段文兴不由一阵绝望,这两日他虽与远山结伴,但交换却很少,远山虽带着几名主子,却也瞧出甚么非常来。

待他们走后,他在心下暗道:“不知何时我也能像这两位先生普通自在安闲。”

如仅凭一家织布坊十几台大机小机,二十余名工人,即便日夜赶织,也是不成能完成这桩买卖的,因为任何一家浅显的织布坊都不会织造那么多锦缎,最多有十几二十匹存货作为揭示织工的镇店之宝就很了不起了,此中以苏翁家的织锦坊存货最多,多达162匹。

话虽如此,这也是一桩稳赚不赔,并且量大惊人的买卖,苏翁百年高龄,也是生凭首见,这个扶桑贩子远山手笔之大,世所罕见;苏翁第一个想到的天然是苏杨儿,全部宜兴县城,估摸也只要她家能一次性取出6000贯来出贾,购进300匹锦缎来填数。

苏千易微微一怔,心想:“岛国同谁兵戈去?”

需知锦缎,金也,作之勤奋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

段文兴也跟着问道:“远山先生,贵国比起我大理来如何?”

这便是贾与商的辨别,苏父生前,也是靠面儿用饭,没有面子,是做不成大贾的,贾非常招人嫉恨,出资不着力,6000贯投入,7000贯带回家,老王与苏父做的就是这类“投机倒把”的投资买卖,如没有面子的话,是不会有人来找他们投资的。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