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南明大丈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8章 鹿邑种田记中[第1页/共2页]

现在闯军太缺人才,再者老天不给饭吃,播了种子不长麦子,如何运营都是白搭。

“都尉,河东岸那一大块,都是周王的庄园,西岸则是汝宁崇王的庄园。”于应龙指着远处,“这些地我们大抵预算了一下,应当稀有万亩之多。”

毕竟他就那么几百兵,鹿邑周遭数十余里,他底子办理不过来。

朱家庞大的寄生个人,仅仅河南一地,在隆庆年间就有五个亲藩,八十多个郡王,上面甚么将军更是一大堆,乃至于一省的赋税,还不敷这些藩王半年的禄米。

鹿邑这类平原地带,不管匪兵还是官军过兵,那对于百姓都是一种灾害。县城外各村各镇,为了自保,必定都要像高家村那样结寨。

眼下高二哥在鹿邑的战略,就是安抚乡绅,然后革了朱家的地。当然,这未免有点反动不完整的怀疑。

虽说高二哥占了鹿邑县城,不过县城外的村庄,却还是在乡绅的手中。

高二哥与几人出了城,便沿着涡水而行,当真的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全部涡水两岸,都是大量被荒废的地盘。

“都尉,这些地就算分下去,大部分也没法耕作。”孙成全这时又指着远处的荒地,“近些年来,河南连连干旱,涡水河水量减少,离岸远的地步没法灌溉,以是才逐步荒废。现在就算将地步分下去,让人耕作,但是老天爷不给饭吃,播下种子,也长不出麦子啊。”

这日一大早,高二哥在院子里,跟从一名部属耍刀,练了一阵后,于应龙和孙成全两人,从房间出来,站在一旁道:“都尉,本日去城外检察地步,都尉是随我们一起,还是稍后过来。”

为甚么说乡绅是处所稳定的基石,就是因为一个处所,如果遭了灾,贫民能够找乡绅借粮,拿怕是拿田产抵押,灾年总归是能熬畴昔。

二哥将刀丢给领着他练刀的那名部属,此人叫金献刚,是留下明军中的一员,刀法不错,有些本领。

固然这些寨子二哥有掌控打下来,但是二哥并不筹算这么做,而是默许他们的存在,只要他们给二哥纳粮出丁,二哥便临时不会出兵去剿除他们。

他开了天眼,另有很多后代的知识,运营一个县城,都非常不易,刘黑子、陈宝平必定还要艰巨一些。

官绅历朝历代都有分歧程度上的赋税减免,并不但是明朝才有,明朝灭亡的首要题目之一,首要还是这些宗藩。

李岩一向想要窜改闯军的流寇习性,不过停顿却非常的艰巨,李过回开封大营以后,他听李过谈起高义欢,以及在归德府设官的事情,顿时就镇静起来,觉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李岩还让赵大宪带来一封信,叮嘱高义欢要好好运营鹿邑,给李自成看一看。

在勉强处理了住的题目后,高二哥便将目光落在处理吃和耕的题目上。

以福藩为例,封国在洛阳,但他的田产,实在已经遍及河南,乃至还到了南直的宿州、亳州一带。

高义欢看了李岩给他的信,估计李岩是但愿他能做为闯军转型的一个试点,等做出结果,便可在闯军中推行,不太高二哥对此却并不悲观。

这点看藩王封地,再看流寇反叛的首要地区,并非士绅集合的地区,而是藩王集合的地区,便能够看出来。

孙成全听了眉头一皱,“都尉,这些可都是亲藩的地盘,这么做是否会有些不当。”

这确切是个大题目,不过既然涡水还没干,这个题目便也有体例处理,高二哥微微沉吟,便开口道:“那就筑条坝,把水拦下来。”

高二哥看了看涡水,五丈宽的河床上,只剩下一丈宽的细流,四周的地步,除了靠近河边的能勉强灌溉,略微远些的都已经抛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