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难觅清欢》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103.宁书・桓宗本纪[第2页/共4页]

麟泽元年秋,桓宗数有疾恙,以长乐殿清净故,常居之。

六年三月辛子,百福殿宫人吕氏生女,宦者惧,欲溺之。庶人逸力阻之,寒食,自戕于殿,终且破指血书。自言罪孽深重,曰:“逸识浅狂悖,谋逆犯上,累及母族。忠孝尽失,仁义悉灭,唯以死赎。然稚女无辜,忝求天恩。”吕氏持以面圣,亦口称:“奴极刑!”桓宗怒曰:“身材发肤,弃之不顾,安得以之迫朕!”俄沉默。后几日,诏逸不入祖陵及河南谢氏地,葬怀远县。玄月己卯,杀吕氏,其女送宫外。

七月己寅,葬秦王,赐谥武穆。太史令王乾曰:“国有大事,不宜用旧号,请易之。”桓宗对曰:“麟儿死社稷,普天之下,当同沐甘霖。”遂易号麟泽,大赦天下。

九年蒲月庚戌,河水出图,其文犹可识:“宁天下,帝业昌”。东都留守李憕表,群臣附贺。戊辰,巡猎齐鲁,诸邦酋长、使节皆扈从。辛辰,至泰山,斋沐十五日,焚柴燔天。壬巳,封东岳,禅梁父。群臣再贺,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改元同盛。十月甲亥,旧疾发,呕血。十一月乙巳,移华清。

越半载,王班师。桓宗大慰,以兰陵冠盖萧氏嫡女蘅妻之。三年春,三月丁卯,吉,秦王婚,循制请藩。无何,庶人逸叛,于贩子截王而囚毒之。逸,谢家子,母废淑妃韫,大理寺卿玄女兄也。桓宗忧其弟,雷霆。从皇宗子及陈安长等请,缢谢妃。俄逸败,谢氏株,男十六上皆斩,其下充瀚海,女眷籍没。谢玄死之。

仲春癸酉,秦王统军直驱岭表,次郴州。岭外蛮荒,兵士多河东、燕赵健儿,长征劳累,又苦瘴疠,不容悲观。桓宗遣太医犒军,乃稍安。数日露布频传,下桂林,围广、韶。丁辰,火攻广州,战事初胶,然骁骑果毅,震敌营,叛军三鼓而竭,大破之。又启降将严禄为前锋,因下韶州,容、潮、循等六州刺史白身出降。三月辛未,困贼邕州。

麟泽元年十月己巳,恩封秦王子代王,赐名迟,世袭王爵,妃蘅加魏国夫人。辛酉,皇二子哲封蜀王,徙益州。十一月丙戌,陈安长告老休致,桓宗以太子太傅李勉博学多知,治事谨慎递文昌相,吏部侍郎莫郢迁任东宫。腊月庚寅,秦王冥寿,桓宗主事,三公东面,追冠礼,司空林钦持上手书“若璞”字之。其先,三师联议,本拟澄澜。盖王名澈,清也。然桓宗曰:“秦王至纯若玉,贵其清也,伤其清也。今若言愿,愿其能归璞玉之质。”故亲书“若璞”二字谓之。三加既毕,又赠贤英神武护国大将军、扬州多数督。

四年正月己亥,岭南多数督府长史白起反,秦王始朝。桓宗急调江南东、西、剑南、黔中四道总管先行靖难,且令即下鱼书平之。因问帅,秦王举董良,桓宗以事关严峻,不成。梁博及穆钦贤等公推秦王,盖其幼年望高若此。桓宗又问,王谦辞。遂罢朝,群臣退,独王在内廷,忽触桓宗怒,诏杖责。是日,以王不良于行,留寝宫,君臣话至半夜。明日,南疆势愈亟,三省构和仍拟秦王将兵,王乃应。上元节,汇诸道府兵于明德门,南向讨逆。

八年春四月丁寅,陕州上官朗状元落第,会许靖致仕还田,遂易教代王。

六月甲辰,授陆佑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乙未,秦王作商家子之北军,取信黎将徐天阁,秘密既得,阴使柳天翊告西州,小胜之。当是时,静和公主孕,请罢战,黎主遂诏天阁返。王见其旨,秘归,设伏于道,率九军阵围袭,扼腕杀之,是大胜。谢玄适长安报捷,功迁大理寺卿。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