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传位(大结局)[第3页/共3页]
但是这一次,杨渥倒是下定了决计的。
如果杨渥能顺利将大权移交到杨琰手中,再传承个十几二十年,那么吴国颠末从杨行密到杨渥,再到杨琰的三代传承后,统治根基上就能安定下来。
其子杨琰于同年八月初五日,葬杨渥于金陵孝陵,谥为启运立极威武睿文神德圣功纯仁至孝天子,上庙号为世祖……
幸亏,事情终究没有产生,因为杨渥重新醒过来了。
时候流转,转眼间就是武义五十年,此时杨渥已经七十岁了,即位称帝也有三十四年时候。
朝中很多官员都以为外洋蛮夷之地,得之无甚好处,反而华侈国力,以是主张应当放弃吕州。
而杨琰成为太子后,第一时候便上书杨渥,要求加封永安郡王为齐王,并许其世袭罔替,杨渥许之。
皇后、淑妃、贤妃等后宫妻妾,此时已前后过世,固然厥后又有一些妃子进宫奉养,但还是代替不了皇后等人在杨渥心中的职位。
江南各地的官员更是纷繁前来,想要觐见,但是杨渥却全数加以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