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南国江山》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册封世子[第1页/共2页]

此时寿州刺史朱延寿却满脸不甘心的单独坐在院子里。

前次杨行密讨伐宿州时,他还带着寿州军队,特别是他部下的精锐军队“黑云都”奋勇作战,但愿让杨行密看到他的忠心,看到他的才气,将来能将淮南节度使的位置传给他。

固然天子没有甚么严肃,但此时杨行密仍然恭恭敬敬的跪下来,身后浩繁淮南文武官员也纷繁跪地听旨。

“临时就册封为世子吧!”

“今特封吴王宗子杨渥为吴王世子,钦此!”

杨行密这才对劲的笑了起来,“臣杨行密领旨谢恩!”

当初天子下达旨意时,杨渥还是一个十五岁的毛头小子,底子没甚么声望,加上他固然是杨行密的宗子,却并非嫡子,以是旨意中并没有关于册封杨渥的内容。

这一次,杨渥更是被封为吴王世子,固然还没正式成为节度留后,但朱延寿晓得那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再比如让“淮南、宣歙、湖南诸道建功将士”都服从杨行密号令,这淮南就不说了,宣歙道就是现在田覠统领的宁国军节度使之位,这相称于再一次肯定了田覠与杨行密之间的尽忠干系;至于湖南,现在正处在马殷的统治之下,杨行密即便有了这道旨意也难以号令马殷。

他辩才不错,固然是临场阐扬,但洋洋洒洒的念了一大段,都是夸奖杨渥的话,仿佛圣旨内里真有册封杨渥的内容普通。

李俨点点头,拿着刚才的圣旨接着念叨:“吴王宗子杨渥,脾气谦恭,操行上佳……”

寿州地处淮水北岸,南岸便是闻名的八公山,东晋时淝水之战谢玄大破前秦雄师于此,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便是出自于此,自东晋以来这里便是南北冲要,兵家必争之地。

以后,杨行密开端建立制敕院,每当需求册封授官,公布重雄师令时,都会派人奉告李俨,然后将制书在紫极宫唐玄宗的画像前摆设,再膜拜两次,然后退下。全部过程都有淮南自行完成,不再需求颠末朝廷之手。

而杨渥被册封为吴王世子的动静也敏捷在淮南各地传播开了。

“臣杨行密听旨。”

“是,部属定当谨慎处置,还请使君放心!”

一句话,现在他已经出局了,想要通过“合法”的手腕成为节度留后已经不成能了。

ps:求保藏,求保举!

******

“今特封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进封吴王,淮南、宣歙、湖南等道建功将士,皆听其号令,以都统牒文承用天子制书迁升补官,然后上表奏闻……”

等李俨宣读完后,杨行密俄然对戴友规使了个眼色,戴友规当即心领神会。他快步上前小声对李俨说道:“吴王的长公子名渥,位居南面招讨副使,多有功绩,还请使者为其册封!”

而淮南目前防备北方朱全忠的防地也是以这里为核心的。

这句话的意义就是杨行密今后能够名正言顺的自行册封部下官员,而无需再受朝廷的掣肘。

他站起家对着屋檐下招了招手,只见一个黑衣蒙面人当即呈现,“使君有何叮咛?”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像是嗓子被割破了普通。

李俨一愣,赶紧向杨行密看去,见他正目光灼灼的看着本身,顿时觉悟过来。

是以,作为黑云都的批示,朱延寿曾经为了他那位姐夫立下无数功劳,同时也冷静为他背了很多黑锅,但为了能够成为节度留后,这些他都假装不晓得。

“……”

这些任命是早就肯定好的,淮南浩繁官员也早就心中稀有,此时天然没谁感到惊奇。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