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暮春之令》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家宴[第2页/共3页]

徽妍闭了闭眼睛,感觉心烦意乱。

“无。”曹谦苦笑,“女君,你晓得晓得主报酬人,那都是嫡亲……”

宴上来宾实在太多,聒噪不已。不过徽妍在匈奴做女史的时候,经历过胡人们聒噪百倍的宴席,倒是不觉得意。

呵呵,嫡亲。徽妍在心中嘲笑,不说话。

她这些年攒下了些财帛,朝廷的犒赏之物也算丰富,用来支撑家里的糊口倒不是难事。可如果仍然这般过下去,只怕多少财帛也迟早会用尽。

据徽妍所见,周浚和王缪婚后一向恩爱,美中不敷的是,王缪连生了两个都是女儿。在徽妍去匈奴之前,王缪又怀了第三个,厥后在兄长的来信中得知,仍然是个女儿。

王兆的墓,就在离家不远的一处树林里,中间种满了他最喜好的竹子,鸟鸣声声。

伯母和叔母们则围着戚氏说话,你一言我一语。

徽妍回了家来,第二日起家,便去拜祭了父亲。

“奉告了,”曹谦道,“大女君还说必然要来。”

“莫瞎吹!你尚书也背不下几篇,做得女史么!”

“这是徽妍?”大伯父王和六十多岁,身材胖得几近腰带都要勒不住,笑起来眼睛都几近不见,“返来甚好!从匈奴返来,可喜可贺!”

说罢,姊妹二人起家,今后园而去。

徽妍和王萦忙迎上去,与二人见礼。王缪将她扶起,打量半晌,浅笑,“长大了,可不是小女儿了。”

王萦愣了一下,笑嘻嘻地说,“姊夫此言在理,小女儿是我!”

“你这话说的,徽妍小时候在长安,你见过么?”

世人哄堂大笑。

徽妍听出了王缪话语中的怨气,愣了愣。

她们家能够有些穷亲戚,但毫不是这些叔伯。

王家好久没有筹办过丧事,现在徽妍回家,世人皆是欢畅。为了给徽妍拂尘,戚氏令王璟设席,派仆人到各家亲戚那边通报,邀他们到府里来聚宴。

她把王萦拉到身边,一起吃米糕。

“看书。”王萦说。

“借过。”曹谦道,“前两年蝗灾时,弘农物价涨得狠,经常有叔伯亲戚说无钱可用,上门来借些。”

“刚满二十四。”徽妍道。

“二姊?”一个声音从中间传来,徽妍睁眼,只见是mm王萦。

她找到曹谦,向他要来账册,想将家底摸索得清楚些。

“叔伯们也来乞贷么?”她问。

徽妍却似未闻,笑笑,没有答话。

“还能如何?生甚么又不是我想便有的。”王缪道,说着,撇撇嘴,“父亲那事以后,很多亲热的故交都不见来往了,那边待我已经算仁善。”

不知为何,徽妍俄然想起前些日子听到的那句类似的话,不由愣了愣。

“你莫怪那些人,他们每日无聊得紧,好轻易得了机遇开开口,岂有放过的。”到了花圃里,王缪开解道,“些许蠢话,你莫往内心去。”

说了好一阵,亲戚们才去堂上,在席间坐下。

徽妍咬一口,温香软糯,不由心对劲足。

“周家的舅姑待你如何?”徽妍问,“还总说你不生孙儿么?”

王缪的丈夫周浚,出身沛县周氏,是个世家后辈,祖上是功臣周勃。周浚的父亲,也曾在长安太学做学官,因此与王兆交好。王兆升任太傅以后,周浚的父亲上门来为儿子求娶王缪,王兆承诺,便结了亲。周浚是个才气不错的人,对人亲热,徽妍实在挺喜好他。他在雒阳为府吏,管市中赋税,来家中做客时,常给徽妍说市中商贾的事情,说得出色绝伦,徽妍感觉非常成心机。他此番升官去了长安,徽妍是至心替他欢畅。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