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归田[第1页/共4页]
“还返来么?”梁妙道,“女史,你去看了家人,还是返来吧,长安多好……”
使臣们已经觐见过天子,不必随行,因而没有在朔方多做逗留。
路上,李芝和梁妙仍乐此不疲地说着天子,笑嘻嘻的,又问徽妍,“女史,传闻昨日陛下召见了你,说了甚么?”
侍臣们从朔方解缆,沿着当年去匈奴的路往回走,一起所见风景,有的无改,有的大变,教人触目感慨。
天子也不闲着,顺手拿起刚才看了一半的奏章,持续翻阅。
“陛下真是辛苦啊,出一趟来还要操心匈奴。”
没多久,徽妍吃完了,看天子的模样也不像另有甚么事。她向天子禀了,自请辞职。
“陛下另有闲事呢,传闻要去别处巡边。”
父亲确切曾经教诲过天子,在他当太傅之前,先帝曾经让他到宫学里教课。当时徽妍还没有进宫学,不晓得详细如何,不过父亲回到家里,曾经夸奖二皇子聪慧,若肯用心学习,定是诸皇子翘首。
“如果同业就好了……”
徽妍向天子再一礼,道,“多谢陛下赐膳。”说罢,她风雅地提箸,低头吃起来。
使臣们,有些是长沙国人,如高坦之,天然要回籍;有些是京畿人士,如李芝和梁妙,天然也留在京畿。张挺本是寺人,虽有家人,将来也还是要回到宫中。
徽妍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莞尔,“不过问些匈奴之事。”
回到长安,侍臣们遭到了很不错的欢迎。大鸿胪亲身来见他们,还带着朝廷颁下的犒赏。侍臣们,凡男人,赐爵三级,张挺赐爵五级;凡女子,赏帛七十匹,徽妍百匹。除此以外,另有金银地步等物不一,侍臣们皆心对劲足。
“朕亦曾受王太傅教诲,女史家中如有难处,奉告朕便是。”
送行的人和朔方城的贩子房屋被挡在车帏以外,车马辚辚出发,再度踏上归程。
*********************
天子看了看她,少顷,点头,“如此。”
这氛围,实在诡异。
************************
“回到长安,卿有何筹算?”她俄然听天子问。
王氏世居陕县,这个处所,畴前父亲祭奠先人,徽妍曾经跟着来过。不过次数未几,现在此地在她看来,还是非常陌生。进上天界以后,才到第一个驿站,马车就被人拦住。
“你做女史,是太傅亲身向先帝求的。”最后,还是阏氏奉告了她真相,“先帝虽不满太子,亦早有废太子之意,却因碍着董氏,不会对太子动手,而旁侧之人则必受迁怒。太傅若想抽身避祸,只能向先帝表白偶然参与董氏之事。彼时你已选入宫中,退无可退,最好的前程,便是让你做我的女史。徽妍,你细细来想,单于有求于汉庭,便不会虐待你我,你可保性命无虞;而当时女史无人肯做,太傅荐了你来,是功绩一件。同是对太子动手,少师张珣拘死于狱中,而太傅不过革爵离职,为何?先帝还是念了情。”
分开长安的那日凌晨,天灰蒙蒙的,仿佛要下雨。徽妍没有打搅任何人,让车夫将本身的行李装在车上,登车分开了客舍。街上还没甚么人,马车缓缓走过她曾经熟谙的街道,留下辚辚的声音,消逝在烟柳和城门的绝顶。
天子那天召她扣问匈奴的事,不是奥妙,徽妍听得这话,少顷,苦笑答道,“多谢内侍体贴,只是妾久别家人,母切身材老迈,总该伴随在侧。再者,若家父活着,只怕头一个要妾回籍的人,就是他呢。”
往弘农的门路不算顺畅,下过雨,很多处所非常泥泞。幸而车夫非常了得,紧赶慢赶,五日以后,终究到了弘农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