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拜师与献计[第1页/共2页]
皇甫嵩脸上的笑容遽然生硬,再看张辽连身材都生硬起来,这明攻广宗暗度苍亭之计是他们两人一起推演计算了好几天赋得出来的上上之策,竟然被这个少年青易叫破,如何不让他们心头大震。
又饮了一回,皇甫嵩放下酒杯道:“则诚,如果由你来做主帅,该如何剿袭苍亭?”
秋明恭身谢过,内心却犯起了嘀咕,秋则诚?如何听起来和余则成这么象呢?莫非是因为我在黄巾军里暗藏过一段时候?
皇甫嵩也是喜形于色,一向以来他忙于政务军务都是得空收徒,直到有一天发明同名的卢植已是桃李满天下才焦急起来。对于这个年代的士人来讲,君子要立言立行,即便做出扶天保国般的大事,如果没有弟子把他的思惟他的道传承下去,整小我生也是不完美的,就好象做酱爆猪肝没有放Z县豆瓣一样,老是缺了那么个味道。
他一转脸,瞥见魏延和典韦都是一脸的羡慕,心中一动道:“师尊,我这两位朋友固然出身草泽,但也算忠君爱国本性纯良,请师尊也赐他们个表字吧。”
皇甫嵩点点头:“如果贼军不出战,只死守以待广宗救兵,那便如何?”
军中粗陋,两人又是你情我愿,便在帐中简朴行过了拜师之礼,张辽等人也是齐齐道贺。典韦放动手中的烤羊蹄,便要给秋明一个热忱的拥抱,秋明嫌恶地看看他手上的油污,赶紧闪身避开了。
秋明被他这一问问得有些摸不着脑筋:“小子家中陡逢大变,现已孑然一身,平生所学满是先父所授,并未曾拜得师门。”
皇甫嵩也不推让,略一沉吟道:“魏延表字文长,典韦表字令明,如何?”二人欣然拜谢,接连举酒相敬。
施礼已毕,皇甫嵩摸着胡子道:“你既投入我门下,自当给你一个出身,本日我先赐你一个表字。《礼》曰:诚则明矣,名为秋明,字作则诚可好?”
秋明心中的对劲实在不能不对人说说,别平话上的记录了,就是无数三国游戏里你皇甫将军也都是先取苍亭再破广宗的。他装模作样地思虑了一会:“广宗、苍亭互为犄角,如双头之蛇,攻左则右动,攻右则左动。前番卢植只守不攻,董卓屡遭败绩,何尝不是因为被苍亭卜巳管束了大量兵力。现在张角新丧,广宗军心必将大乱,一定能与苍亭方面共同无间,恰是破卜巳的最好机会。”、
秋明这一下大喜过望,赶紧拜倒在地:“小子鄙人,蒙中郎错爱,愿拜中郎为师。”
秋明看了看皇甫嵩,又看了看正在伏案大嚼的典韦、如有所思的魏延,缓缓道:“欲破广宗,先取苍亭,卜巳授首,张梁可擒。”
三国期间,是一个门阀豪族的年代,非朱门大姓是很难登上汗青舞台的最中间的。刘备汉室宗亲,又是卢植的亲传弟子;曹操身兼两姓,曹家先祖曹参和夏侯家先祖夏侯婴都是大汉朝建国功臣,位至彻侯;孙权乃兵圣孙武以后,天下兵家之宗门,又得父兄遗荫;至于袁绍四世三公……
轻骑神速,不过一日风景,皇甫嵩已在苍亭漯水边扎在一座营盘,令秋明全权卖力诱敌设伏之事。典韦魏延张辽三将都抢着做前锋,秋明喝道:“此战许败不准胜,你们还要争吗?”
皇甫嵩大喜,张辽也道:“秋兄大才,文远心悦诚服,中郎得此佳徒,必将名动八表,师徒同标青史,当真可喜可贺。”
想到此处,秋明指着舆图道:“我军北上之事,尽人皆知,广宗张梁应当也已有耳闻。依则诚鄙意,可令一将领步军缓缓鼓噪而行,务以阵容震慑广宗。另遣骁将统精锐马队沿漯水北上,出其不料攻其不备,则一战可擒卜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