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饥荒(二)[第2页/共3页]
程本直再把声音抬高,用只要两人能闻声的声音说道:“大人,鄙人的意义是干票大的。大人前次命令,东江镇的赋税改成了半年一运。本年的饷银已经全数运畴昔了,粮草却只运了一部分。眼下另有十万石留在高台堡那边。本年又是饥荒之年,江南等敷裕处所粮食都涨到三两银一石了。这千里迢迢的运到辽东来的粮草,我们卖十两一石不过分吧。这十万石粮草便是一百万两雪花银啊,充足交定金了”。
还没解缆便被建奴信使拦住了,开口说道:“你们往张家口去干吗。张家口那边的马市不卖粮,去高台堡找袁督师去,袁督师那边才敢卖粮”。
此时的漠南蒙古,除了一些小部落还在忠于大明外,大部分早已经投奔了后金。这时候这群哥们也饿的嗷嗷叫呢。
勤政的崇祯天子真在批阅奏折,看到首辅求见,天然顿时请了出去。
有难事,找智囊!便叫亲卫把程本直找了过来。把建奴使者的话细细转告了。然后开口道:“此事,程先生如何看?本督就担忧两件事,第一,交了钱,建奴不讲信誉如何办?第二,从那里筹措这笔钱?”
内阁中,韩爌看到了袁崇焕私卖军粮的奏报,胡子都气的翘了起来。
韩爌出去后,二话不说就气呼呼的问道:“皇上,这袁崇焕卖军粮之事,皇上事前可曾知情?”
袁崇焕一听,差点吓尿了,本身麾下雄师大部分都在锦州那边防备着修城墙呢,别的一部分被他比方满桂、赵率教之类能打又不听话的,被他踢去了山海关四周。 部下兵力可未几了,牛人更是没有,万一如果蒙前人死命来攻,本身可守不住。
崇祯帝一听,也吃了一惊,私卖军粮,这是大罪啊!叮咛小寺人接过韩爌手里的奏折,细心看了一遍。开口说道:“非常人行非常之事。当年要不是袁爱卿违背上命,力主守锦州,也不会有厥后的宁锦大捷。并且老先生你也看到了,袁爱卿才上任蓟辽督师一年多点,便杀伤建奴无数,拓土近千里。朕看袁爱卿未经请旨,便出售军粮给蒙古,背后会不会有甚么不得已的启事?内中间条 子,叫袁爱卿上折子自辩吧!”
信使八百里加急从沈阳解缆,两天后便到了漠南蒙古,然后向漠南蒙古三十六部一一宣读了皇太极的旨意。
固然被威胁了,内心不好受,但是一听到二百万两能够买回辽东,袁崇焕立马冲动了起来。老子的五年平辽的胡想就要实现了!二百万两啊!老子和胡想之间,现在就差二百万两银子的间隔了。好不轻易存了七十多万两,被毛文龙阿谁泥腿子一下就骗走了二十万两。眼下去那里找一百五十万两返来。
多卖一天就是多一天的丧失,想到这里,韩爌便拿起奏折,急仓促的从内阁走了出来,递牌子请见。
袁崇焕答复道:“何尝不是呢。可惜现在有把柄在东江那边,没法卡他们脖子了。前次你网罗的罪名,被即墨阿谁姓周的知县提早用了。眼下想动毛文龙也动不了了。东江那条财路,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毛文龙发大财啊!”
买卖做的大了,天然瞒不住,很快,风声便传到了山海关内,很快告发的奏折便进入了朝廷。
袁崇焕一听,暴露绝望的神采,也抬高声音开口道:”这事我们不是在做了么?操纵出库入库做点手脚,再多报点战损。可惜数量有限啊!一年才那么万把石。也就八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