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1页/共4页]
则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子以攻伐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楚熊丽始讨此睢山之问,越王紧亏出自有遽,始邦于越,唐叔与吕尚邦齐、晋。此皆处所数百里,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是故何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古者天子之始封诸侯也,万不足。今以并国之故,万国不足皆灭,而四国独立。此譬犹医之药万不足人,而四人愈也,则不成谓良医矣。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极刑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极刑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极刑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之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代。若知其不义也,夫奚平话其不义以遗后代哉。
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是故,子墨子日:今且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情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度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成察者此也。
#7『故』毕沅校作『欲』。
注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鹦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鹦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柩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1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何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1『愚』毕沅校作『鬼』。
#3『住』毕沅据他本校作『往』。
#14『至』《闲诂》、《校注》作『王』。
#16同12。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10?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誉?意亡非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虽使下之愚人,必曰: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今天下之所同养者,圣王之法也。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实在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以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愚#11富之,人誉之,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六合,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道也,先王之以是有天下者也。
#10『何』下王念孙补『哉』字。
非攻上
饰攻战者也言:南则剂吴之王,北则齐晋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时,其地盘之方,未至稀有百里也、人徒之众,未至稀有十万人也。以攻战之故,地盘之博至稀有千里也,人徒之众至稀有百万人,故当攻战而不成为也。子墨子言曰: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成胜数。何故知其然也?东方有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问于大国之问,不敬事于大,夫#6国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地,西者齐人兼而有之。计莒之以是亡于齐越之问者,以是攻战也。虽南者陈蔡,其以是亡于吴越之问者,亦以攻战。虽北者且1、不着何,其以是亡于燕代胡貊之问者,亦以攻战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情面欲得而恶失,故#7安而恶危,故当攻战而不成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