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地震了[第2页/共3页]
周玉已经把柴灶的大锅洗洁净装下水了,正盖着盖子,闻言“啧”了一声,“这究竟是如何了嘛,也没见大队上来人说下环境。”她说的大队是指茶山岭村委会。
景临身上没钱了,屯本身的东西是告一段落了。不过赵志文家的钱起码另有两万多,照景临的设法,他是要出去帮着他们持续拉东西返来的,不过赵志文没同意,之前两家人买了那么多生果呢,再不措置了就该坏了,让他带着乐乐留在家里,和周玉两人做果酱。
中午赵志文爷俩儿返来的时候,果酱才刚熬制了一半不到,白糖已经没剩多少了。周玉叫赵志文尽能够的再多买点返来。
这个厂这两年做的一向是亲子类的休闲衬衫、填棉冬装之类的,周玉之前曾拿过一套她们做的打扮归去送给景临的姐姐一家人,景临看过,质量只能算普通,以是代价也不贵。像他们家的衬衫,直接从厂里拿代价一件是不到5块钱的,冬装也在30到40块摆布,更何况现在把代价再磨磨必定还能再便宜点。
明天他们要去隔壁玉明村一个私家开的服假装坊,去那边看看能不能买到需求的衣服。这个作坊太小了,内里的工人只要十来个,在内里的根基都是四周的熟人。前几年周玉就在内里踩缝纫电机,不过厥后因为上班的时候俄然阑尾炎发作,因为这个小作坊常因为赶订单而加班,事情量很大,周玉手术后就直接辞职没再去了。
景临走畴昔提了提煤气罐的重量,点头道:“气另有的,只是坏了。”
明天早晨周玉听他们说明天要去买衣服之类的,就跟他们说多买点毛线归去,她会织毛衣,还会织毛线领巾、手套、袜子另有帽子。以是景临感觉毛线确切是个好东西,他直接跟老板磨代价,用比平常便宜多了代价,买了二十多斤归去,还一人免费得了两套勾针抵针之类的东西和根基编织书,毛衣针老板更是风雅,几种型号的都各自给了好几付。
开店的人更少了,颠末明天买牙膏的店,店铺已经关门了。景临骑着车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卷帘门上面还留了一条缝儿的手工毛线店。
老板家的货之前是不卖周边的,最多偶然候订单外残剩的会本钱价卖给作坊内部员工或者说是送给亲戚朋友。但是老板估摸着今后这作坊是开不下去了,又见赵承怀是熟人,见他问卖不卖衣服的时候,当下便点头,“卖。”
景临便不再问,打水洗去埋符纸时手上沾的泥。把身上仅剩的现金带上,骑车载着乐乐去了赵志文家。走的时候乐乐想跟着去,但是并不便利带着他,景临哄着他跟着周玉,乐乐固然不乐意,但是也不是那种在理取闹的熊孩子,只是嘟着嘴非常悲伤的看着景临他们分开。
景临他们这里人家建房,一层的空间普通都是比较大的,很多人家一层除了几根承重柱就甚么都没有了。这个小厂的作坊就在老板自家小楼的一层里,也是如许的修建。景临他们到这个厂的时候,老板家三个门面的卷帘门都翻开的,老板一家人正在把本来摆列好的缝纫机往同一个角落抬。周边的空位上摆着绿色的塑胶匡,每个框里几近都放着还没有完成的半成品,另一个角落放着一堆早已经打包好的裁缝。
县城里明天比明天更显冷落,起码明天路上还能看到洁净工人,明天是一个都没见着。几个身穿礼服的民警手里拿着警棍在周边巡查。
周玉一向有做果酱储存的风俗,景临卖力把苹果洗洁净和切块的工程,她则卖力烧火熬制。因为景临他们村没有通天然气,爷爷活着时也只要过年期间会用煤气罐,村庄里的上了年纪的人普通都节俭,也嫌弃煤气灶烧出来的饭菜不好吃,并且春夏田间出的燃料也多,平时也没甚么人用煤气罐,以是直到明天,景临才发明周玉家厨房里另有煤气罐,迷惑不晓得还能不能用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