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末世重生之地震后》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03章 宁家农场(四)[第2页/共3页]

也不能说是消逝,而是变成牢固资产了。

因为宁启言把大学城中间的小区,和他家屋子在同一楼层的中间那户给买下来了。

剩下的正式员工也都是拖家带口的,凡是有劳动力的,都被宁启言签了下来,满打满算,一共签了六家,十七小我。这六家里唯四没签条约的,就是两个七十多岁的白叟和一个八岁,一个两岁的孩子。

趁着下雪前,签完条约的六家人直接搬进了宁家农场供应的员工宿舍。固然得本身烧煤取暖,但火炕炉子厨房都齐备,独门独户,哪怕和其他的员工家庭比邻而居,也比在市里好几家人挤在一起,跟鸽子笼似的强。

不过现在宁启言他们还没考虑好这屋子是卖是留,这事也不消急着决定,就算最后不筹算留下,往外卖的话也得拖一段时候,要不中间帮他们着力,让他们终究能买到屋子的人怕是就欠都雅了。

以是宁家现在是不管能做出多少调味品成品,换购点都吃得下,乃至不需求宁晓文开口,凡是市里清理出一批坛坛罐罐,换购点那边都会先紧着宁家换,宁家不要的,才会挂到换购清单的列表里,对外买卖。

而宁家的调味品在d市范围内一点点开端有了名誉。比拟换购点从其他家进的货,宁家出货量越拉越大不说,就连种类也越来越多。前提粗陋,就连瓶子都是回收以后消毒再操纵的,以是宁启言他们也没制作甚么品牌标签,直接在玻璃瓶上写个“宁”字,一点点也让大师养成了风俗,除了制作体例和质料庞大的调味品,凡是常见的种类,“宁”牌都涵盖了,以是很多人到换购点都会直接挑选宁家的商品。而很多动静通达的人,也传闻了除了军队以外,独一一个私家承包的整片地步,就是宁家的,如许也让人更情愿信赖,“宁牌”不再是换购点里出售的其他“杂牌子”,而是有充足质料支撑的“正规”品牌。

和之前白诚毅猜想的一样,新盖的那些住民楼每户不成能只住一家人,凡是人数在四人以内的人家,三家人合住一户屋子,两个寝室各住一家,客堂一家。如果五到七人的人家,两家分一户。均匀来讲,六十多平的屋子要住出来十二三小我。再加上挤得满满铛铛的大学城,新城里已经能够烧锅炉供暖的统统修建,把d市幸存的几百万人全塞了出来。

有了正式员工,宁启言他们才从大棚里摆脱出来,趁着夏季事情少,再加上搬来农场今后,处所充足大,宁启言就帮着宁晓文大量的酿醋,做辣酱和番茄酱。

自从他们第一批醋制成,销量一向居高不下,不但是做调味品,现在药品紧缺,代价一向居高不下,醋还能消毒杀菌,天然脱销。

宁启言用脚指头想也晓得,中间必定有熟谙的人给出了力。

而当部分分的人就分歧了,起首他们本身在地动前就是公事员,地动后只要当局还在运作,他们就得死守岗亭。而地动后弥补空缺招上来的半正式公事员,除了贫乏国度认证的档案外,不管是薪酬还是报酬,都和正式公事员一样。普通来讲如许的家庭,在有挑选的环境下,更情愿留在新城糊口。

固然现在大师方才挣扎出温饱线,积累的资产未几,但比拟几百万的人丁基数,小有资产的人必定也很多。

固然此次宁家农场还是没把招人的春秋限定在必然范围内,但却需求考查劳动才气和技术。

回想一下不大的七层楼房外,入住前逗留登记的那么多人,白诚毅他们打了个颤抖。亏了他们不消和那些人一起挤,固然省了本身取暖的步调,但想想也晓得,人多事儿多,指不定这个夏季很多“热烈”。他们还是安放心心住在宁家农场里吧,再说本身烧炕,嫌热就少烧点,嫌冷就多烧点,多舒畅!

04:58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