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世子归府[第1页/共2页]
“世子言重了!”宋栎赶紧摆手,聘请陈铮进入县衙,不时打量着陈铮,吹嘘不已:“自陈老候爷遭厄,坊间传播世子存亡不明,下官常叹世道不公,善无恶报。后又得知疾风盗剿,心中稍感安抚,本日见世子安然返来,陈老候爷在天之灵,亦会感到幸慰非常。”
“哦?”
到了衙门口,向差役禀明身份,半晌间县令带着师爷出来驱逐。远远瞥见陈铮一身青衣站着衙门口,身边跟着一名青年,一身墨客气。
天下已显大乱之兆,先坐实了渔阳候世子的名份,便可借渔阳候之名堆集气力,至于候爵之位,反而不首要。待将来起过后反倒会成为累缀,不如世子之名进退自如。
五老这番行动,乃是承认了陈铮的世子名份,陈铮赶紧起家一一扶起五老,恭敬的说道:“前辈快快免礼,折煞陈铮了。渔阳候府才遭大难,陈铮孤掌难鸣,今后还望五位前辈多多指教!”
特别,天下初显大乱,大离皇朝已至末路,这些世家朱门也要提早做筹办。将来大乱到临,或自保或自主,必须借用渔阳候的名誉。
“言者无罪,师爷有话直说无妨!”陈铮摆摆手道。
白世镜飘然落在院中,眼奇异特的看了陈铮一眼,意有所指道:“陈兄的刀法来源非常不凡呢?”
陈氏上代家主乃是陈老候爷,由此往下一代,头一个名字就是“陈铮”,并有老候爷亲笔标注“世子”两字,申明陈铮乃是第一担当人。以后,各脉旁系也都记录详细。
“不敢,不敢,世子言重了!”五老名誉虽高,却不敢倚老卖老。又一阵客气后,赶紧说道:“关于陈老候爷的后事,世子若不嫌我等五位行僵久木,便交由我们代为筹划,必然要让老候爷风风景光的归葬,不知世子意下如何?”
五老考证结束,把族谱还给陈铮,躬身施礼道:“老朽等见过渔阳候世子,释才冲犯之举,还望世子不要见怪!”
师爷心中构造一番说话,才开口道:“众所周知,世子一向被陈老候爷寄于幽州乡间,并没有回过渔阳县,现在老候爷全府遭厄,只余世子一人生还。门生冲犯,还请世子出示印玺与宗人府令,以及陈老候爷的玉牌和陈氏族谱,待县尊调集五老考证无误,世子才可搬入候府。”
大离天下虽是高武天下,但也遵守普世法例,皇家与宗族世家共天下。每县设五老,由县内望族出任,只要获得这些望族承认,又由县令代表朝庭背书,才具法理。
“废话不说,渔阳候嫡派只剩陈兄一人,陈兄想过如何担当候位吗?”对于白世镜这才是最首要的事情,他助陈铮担当爵位,换陈铮为他削去霉运,各有所取。
五老见了渔阳候印玺,又细心考证族谱。前文说过了,大离皇朝与世家宗族共天下,族谱是比性命都首要的宝贝,族谱在,就即是传承不断。
第二天,依白镜世之意,陈铮带着印玺,玉牌,宗人府令以及陈氏族谱去衙门拜访。
看到陈铮点头,白世镜双掌一拍,胸有成竹道:“只要有印玺,陈氏族谱,宗人府令,我们去找县太爷做见证,坐实你的世子身份,今后寻机前去神都,找天子获得一道策封旨意。”
仿佛没有听到这句话,陈铮左顾而言他,瞥了下躺尸的陈同亮,面带不屑道:“贾氏之虎,名过实在!”
“渔阳县令宋栎拜见世子!”
一行人进入衙内后堂,差役奉上香茶,宋栋游移半晌,暴露踌躇之色。白世镜见状,朝宋栋拱了拱手,问道:“县太爷面带踌躇,可有难言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