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舍身成仁[第2页/共3页]
歆阳子一看就明白是如何回事了,赶快跳下墙头对青石道人说,院里有几个大人要杀孩子吃肉。
不过,我太爷却站在歆阳子身边一动没动,乃至连神采都没变一下。
一转眼,时候来到第二年,也就是1941年,公然呈现了旱情,部分地区呈现饥荒,但是并不算严峻,特别是黄花洞这一带,背靠大山,四周老百姓的日子勉强还能过得去。
我太爷长长叹了口气,“捐躯成仁,这就那最后一句谶言……”
如何挽救呢?拿粮食跟孩子的父母换孩子,然后把孩子送进道观临时扶养,等饥荒过后,再把这些孩子还给他们的父母。
歆阳子这么一哭,闹得我奶奶和我太爷面面相觑。这歆阳子不到五十岁的模样,有甚么事能让一个年近半百的削发道人痛哭流涕呢?我奶奶和我太爷想不明白。
一九四零年冬,已经七十岁出头的青石道人,在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怪梦。梦里,他瞥见黄花大仙的神像在流眼泪,并且是那种殷红的血眼泪,还没等他来得及震惊,不晓得从哪儿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女子对他说了四句谶言:大旱三年,饿殍各处,屯粮济世,捐躯成仁。
歆阳子一脸愁苦,再次朝我太爷拱了拱手,“事关几十条性命,贫道给前辈磕几个头又有何妨。”
青石道人大惊,随后细细一揣摩梦里女子说的那四句谶言,前三句的意义是说,将来三年以内要有大旱,会有很多人饿死,现在必须从速囤积粮食,到时候好布施那些老百姓。至于最后一句“捐躯成仁”,青石道人有些想不通,既然想不通,最后他也不再去想了。
至此,申青石就在黄花观落了脚儿,老百姓称他为“青石道人”。几年后,又收了歆阳子做门徒。
我太爷和我奶奶对视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我奶奶说道:“您这么一问,我倒是想起来了,叨教道长,那边面如何那么多孩子呢?”
歆阳子的徒弟号称“青石道人”,俗家姓申名青石,春秋和我太爷不相高低。
歆阳子说到这儿,再也说不下去了,放声痛哭、泪如雨下,哭声里,有仇恨、有无法、有肝肠寸断……
“几十条性命?”听歆阳子这么说,我奶奶也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震惊地看着歆阳子。我太爷这时蹙了蹙眉头,不晓得这歆阳子究竟想求他们甚么事,真如果干系到几十条性命,这事儿可不小呀。
歆阳子眼泪恍惚着走到青石道人尸身跟前,拔出青石道人胸口的盟主尖刀,深深揣进了本身的怀里……
歆阳子看了我奶奶一眼,又叹了口气,“那些孩子……那些孩子满是……满是我和徒弟拿粮食换来的……”歆阳子就说了这么一句,不再说话,把头低下去呆呆地看着面前的桌面,停了好一会儿,也不晓得他想起了啥悲伤事儿,竟然双手一捂脸,哭上了,呜呜有声,看模样非常悲伤。
据歆阳子说,当时一两斤粮食就能换来一个孩子,乃至很多父母见他们有粮食,直接把孩子送给他们,求他们给孩子一口饭吃。
申青石当即喜好上了这处所,厥后,依着老百姓对黄花大仙边幅的描述,在洞里给黄花大仙塑了一尊神像,又有在洞外盖了一座道观,取名“黄花观”。
落座今后,歆阳子叹了口气,竟没焦急说事儿,看了看我太爷,又看了看我奶奶,问道:“两位上山时,可看过山下那座道观吗?就是亮着油灯的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