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秀才[第2页/共3页]
滚热的鸡蛋茶盛在青花描枝瓷碗里送到正房,五娘子和孟云晖是乡亲,又是远亲,加上正值中秋,瓷碗里的鸡蛋是六个。
本来是孟举人的堂侄孟云晖,五娘子的儿子。李乙曾让进宝把家里的百草秋梨膏送给五娘子,就是给孟云晖预备下的。
燕王朱棣,就是在耐久的军事活动中慢慢强大权势,终究挥师南下,夺走侄子朱允炆的江山。
这回他说的是潭州府本处所言。
而最对劲的,应当是四川成都府的蜀王,坐拥境内大部分良田,赋税多得数不清,是统统藩王中最敷裕的。其次便是浙江钱塘府的吴王、湖广武昌府的楚王和其他在繁华之地就藩的藩王。
孟云晖眉眼微弯,摸了摸鼻尖,没说话。
李绮节一手拉着李昭节,一手拉着李九冬,也跟着去正房陪客人吃茶。
李绮节吐吐舌头,她能够笃定,周氏口中所指的瘦高个,必定不超越一米六!
李九冬点点头,神情很当真,依依不舍地放下彩绸皮球,从院子到正房短短几步路,她走得一步三转头。
李绮节翻了个白眼,退后两步,她固然喜好看蹴鞠比赛,但还没想过亲身了局。在脑袋上顶着个蹴鞠有甚么好玩的?万一发际线发展就不好了,当代又不能植发。
五娘子絮干脆叨说个没完,孟云晖仿佛有些难堪,把皮球复又顶在脑袋上,朝李绮节咧嘴笑了笑。
县学和后代的黉舍不一样,不是大家都能进的,只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层层提拔的学子才有资格进学。每个州县的生员都有定额,瑶江县的生员限额大抵是二十个,总的来讲,就是千里挑一,凤毛麟角。
来人拂开掩映在月洞门前的美人蕉叶片,信步走进院子里。
周氏听孟云晖把李绮节和蹴鞠伎人比较,内心本来有些不欢畅,听他接着提及藩王府的郡主,又立即转怒为喜,笑嘻嘻道:“四郎去过楚王府?那边头是甚么样的?是不是和仙宫一样?“
连曹氏和刘婆子也看得兴味盎然,在一旁群情道:“孟四郎不但才学好,还耍得好蹴鞠,人又孝敬懂事,五娘子的儿子这么出息,真是有福分呵。“
武昌府的楚王属于藩王中比上不敷、比下不足的第二梯队成员。楚王乐善好施,不掌权,不练兵,不扰乱本地百姓,在官方的名声很好。瑶江县里乃至有人把楚王的画像当作神佛祭拜。
孟云晖还未到弱冠之年就考中秀才,在乡间来讲是件光宗耀祖的大丧事,五娘子这么多年的辛苦没有白搭。
当代社会物质丰富,教诲提高,供后代读书仍然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何况是物质匮乏、阶层森严的当代。布衣之家举百口之力,常常都不能供出一个秀才。特别是食不充饥的农家,送儿子进学,即是把全数身家投进科举这个无底洞里,然后满怀但愿地守在无底洞前,等着无底洞能够吐出丰富的回报。
孟云晖演出了一通杂耍,把皮球夹在腋下,抹了抹额角的汗珠,“三娘想学吗?我教你。“
当然,藩王中最风景、权力最大的,还属于燕王、晋王、代王、秦王和宁王,他们的封地属于边防要地,藩王受命批示边防雄师,具有统军之权。
校尉是蹴鞠艺人的品级称呼,女校尉顾名思义,就是女蹴鞠伎人,专门以演出各种蹴鞠技能为生。
吃过鸡蛋茶,周氏和五娘子有梯己话要讲,打发李绮节和孟云晖几人到外边玩,李绮节只得牵起姐妹俩的手,复又到院子里来。
他把皮球顶在头上,躬身俯腰,然后猛地跳起几步,把皮球顶到高空,再用脑袋去接,期间围着桂花树转了一圈又一圈,皮球始终稳稳铛铛顶在他的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