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泉城奇案[第1页/共2页]
曾兵头连声道:“大人说的是,小的纯属乱想!”说话间肩舆已到府衙,曾二道:“落轿!”随后一掀帘子:“沈大人请。”语气非常恭敬。
远处亭子下摆着张八仙桌,两名官员正举杯对饮,见了他俩便号召道:“来来,等你们呢。”
沈鉴道:“尸首安在?我要亲身看。”
柳升道:“为了制止瘟疫,死尸不敢逗留,当日全数火化。你要想真看么,别急……”他冷不防瞟了还在喝酒的两人一眼:“一会儿就有质料了。”
曾兵头觉得沈鉴要寻本身倒霉,吓得神采发白。沈鉴忙解释道:“你别担忧。仗打完了,我们都是中国人。对吧?”
冯知府脸上的肌肉一跳,随即说道:“存亡有命,他们要来我也管不了。来,你们也坐下喝一杯。”沈鉴发觉到知府神采有异,便问通判:“如何回事?”
柳升低声道:“实不相瞒,他们俩是吓的……”沈鉴一愣:“吓的?”
沈鉴认出此乃青州批示的将军柳升,两人在朝堂时打过照面,是以认得。因而行礼道:“有劳柳大人操心。青州一战多亏了中间坐镇才不至于溃败,您辛苦了!”
兵头见他神采有异,说道:“大人无需担忧。我们泉城沟深垒高,粮食又足备,对峙个三年不成题目,量那帮乱民也攻不出去。嘿嘿……别说他们。就是皇上当年也在咱泉城亏损不小。”
沈鉴之前亲目睹过哀鸿的惨状,现在忍无可忍,指着内里大声道:“二位,就在现在,你们晓得有多少百姓在挨饿受冻吗?两百里开外的处所,他们正在啃树皮、吃泥土!你们杯中的不是酒,而是父老乡亲的血,请恕沈鉴喝不下去!”说罢一抖衣袖便走。
不等沈鉴说话,柳升怒道:“有甚么不便?走!”说罢排闼便往里闯。
师爷放下笔吁了口气,拱手道:“回您的话,人都在后院。此时恐怕有些不便……”
没想到杨通判也神采黯然道:“算了,兄弟休问。总之人生一场如白驹过隙,趁另有口气享用享用吧。”
沈鉴点了点头。大灾后有大疫,这几近是必然的。除非能从一开端就谨防死守,不然那真是如绵绵秋雨难以断绝。他想了想,问道:“我昏倒的这些日子,白莲教可有甚么行动?”
沈鉴问道:“你叫甚么?是靖难老兵?”
沈鉴掀起轿帘,一股寒气劈面而来。街道上行人希少,白茫茫的一片,连商贩的叫卖声都听不到。巷子里有人直挺挺的靠墙而坐,看模样早就冻毙了。这一场大雪,不知又要让城中添几具新尸,城外多几座孤坟。
沈鉴和柳升对视一眼,大踏步来到亭下,打横的文官站起家道:“想必这位便是神探沈大人了,鄙人杨道远,是本地通判。这位便是府台冯疏桐大人。”
本来当年靖难之役,朱棣在济南府碰到铁铉,碰了个大钉子,乃至差点把命丢掉。现在固然改朝换代,可老泉城人还是颇以此事高傲。
沈鉴奇道:“有这等事?”然后摸了摸下巴,皱眉道:“那验尸了没有?仵作官如何说?”
兵头道:“小的曾二,虽插手过靖难之役,却……倒是建文帝一方的。”
四周暖和如春,有的婢女汗流浃背,竟只穿夏季的纱衣。沈鉴一想到街上冻死的流浪汉便气不打一处来,大声道:“各位大人好安闲呀!”
沈鉴不由得一惊。白莲教方才拿下青州安身未稳,再度冒然反击,明显犯了兵家大忌。佛母以往行事非常慎重,不知为何俄然变得如此暴躁。这时他又俄然想到赛儿,心中五味杂陈。
而两名官员浑若不闻,兀自举杯道:“干,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