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朝好丈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杀个片甲不留[第1页/共3页]

郑振毫不踌躇的道:“老臣会抽调东京四周统统兵马,命四周的官员立即将赋税运到东京,不能运入东京的十足烧毁,地里的庄稼,也命人肃除,如此一来,明军虽众,在大越国却无立锥之地,如果一个月内不能胜,必将粮草殆尽,天然退兵,老臣再引一支军马,出城追击,必然能大获全胜。”

而莫正庸则是一副忧心忡忡之色,宫里传出的动静,他还没入宫就已经有了耳闻,谁曾想到,这些流言竟有这么大的实在性,毕竟别人的话他能够不信,但是那副帅所说的话,莫正庸莫非还能无动于衷?

不过这郑振的态度,显得有些卑劣,倒不是他恃功而骄,只是这一次越王集结精兵去耀武扬威,他并不支撑,堂堂大越国,为了蝇头小利,集结军马去恐吓别人,郑振非常不觉得然,不过越王一意孤行,他也只能作罢,现在未曾想出了这么大的事,郑振当然不满,战死的将士有几个都是他的老兄弟,更有很多军马,是他辛苦练出来的,现在说没就没了,怎的不教郑振内心头不痛快。

事情已经越来越紧急,郑振干脆连粮草也不运输了,恐怕明军俄然南下,白白将这些粮草便宜了明军,便下达军令,命各地官员,当即动手烧粮、摧毁种下田中的庄稼,一时之间,全部北部安南到处都是粉碎,而平常的越人商贾、百姓,目睹官府如此,又听到那无数的传言,早已吓破了胆量,纷繁南迁,乃至有很多官员,也都挂印而去。

说罢下了诏令,命郑振总领防务,东京表里的越军悉听郑振调遣。

黎晖也不由悄悄点头,随即对郑振道:“若本王诏命大将军总领战事,大将军会如何拒敌?”

只要天晓得!

黎晖问出话来,但是全部银安殿倒是落针可闻、鸦雀无声。

这里既是越国小朝廷的朝议之所,同时也有很多庆典在这里停止。

“大王……”这时候黎晖的老丈人莫正庸不得不站出来,赶紧道:“大王不成轻举妄动,明人来势汹汹,岂可力敌?老臣觉得,这件事……”莫正庸一边说,一边将眼角的余光落到大将军郑振身上,随即道:“这件事还要从长计议,就算大王亲征,未免也过分冒险,国不成一日无君,大王令媛之躯,不成等闲犯险。更何况,大王身边战将千员,此中大将军郑振,在先王时便屡立军功,有万夫不当之勇,先王临终之前,也曾有过遗命,挞伐之事,大王可尽拜托于郑大将军,大王若一意要亲征,何不如让郑大将军为统帅,代大王出兵。”

莫正庸的话,让一旁的郑振不由目瞪口呆,这个老狐狸,竟然把本身拉下水,他久经战阵,让他统兵倒也没甚么可惧的,不过从眼下得来的谍报来看,大明的军马起码在十万摆布,更不知背后又多少源源不竭的救兵,现在越国京畿一带的精锐尽丧,总不能让他带着万余老弱病残去和明军去兵戈,这不是送命吗?

一句话掷地有声,但是谁都晓得,黎晖的话中又有另一种意味,连越王都要亲征,臣下们怎能无动于衷?这时候再不表态,未免太不刻薄了。

实在黎晖的话还算得体,毕竟人家都打上了门,口里叫骂几句也是应当的。不过骂是一回事,真要寻求拒敌又是一回事,现在大越国的北部精锐尽丧,凭甚么去拒敌?这个时候,毫不是信口开河的时候,大师都谨慎的保持着沉默。

郑振对这莫正庸也算是同僚,相互都有体味,此时郑振感觉,这莫正庸倒不是真想让本身统兵,而是想通过这番话,逼迫本身表态。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