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混账[第2页/共3页]
被刘健说中了苦衷,李东阳不由笑道:“刘公谈笑了。”
谢迁本日仍旧是一副沉默的模样,如许的事本来就与他没有干系,当然是持续置身事外的好。至于李东阳把信看完,不由忍笑不由,这篇文章最出彩的处所不是文采,而是里头的一股子清爽劲儿,字字都藏着圈套,句句都有玄机,威胁利诱,甚么手腕都使了,成心机,很成心机。
“我大明内阁贤才挤挤,德高望重,岂会做这等闭塞沿路、查封报馆之事………刘成歪曲内阁,万死难赎,只不过他既是言之灼灼,门生不得不来问一问,此事是否与内阁有关。若与内阁有关,报馆查禁本所该当,门生孟浪,不能体察内阁诸位学士苦心,合当请罪受罚。若与内阁无关,刘成私行查禁报馆,歪曲忠良,攀咬内阁之罪,还请内阁诸学士主持公道……”
背面就是将事情的颠末说了一遍,先是说报馆被人砸了,还捉了读书人多少,再加上几句令人发指、如狼似虎之类的词句来描述。又说东厂砸了以后,还说是内阁授意他们砸的,连说这句话的人都驰名有姓,这小我叫刘成,他不但砸了报馆,捉了读书人去鞭挞,穷凶极恶,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这是内阁学士的意义。
刘健吁了口气,双眉已经皱得紧紧的了。这封信文采并不出众,但是每一句话都埋没着玄机。这信的第一句,先是说了一句吾皇圣明,但是吾皇为甚么圣明呢?天然是因为吾皇启用了贤臣,因此获得了天下的大治。
李东阳忍不住微微含笑道:“此人混账是混账,急智也还是有的。”
刘健沉默半晌,将信收起来,随即慢吞吞地抚案道:“要措置也该措置刘成,此人胆小妄为,竟敢打着内阁的招牌在外头招摇撞骗,打砸报馆,鞭挞读书人,如许的行动真是令人发指。当即知会东厂那边,请秉笔寺人出面,当即拿办了他,另有,东厂那边必然要息事宁人,把缉捕的读书人和工匠都放了,该赔罪的赔罪,该完璧归赵的完璧归赵……”刘健的脸上很恬然,就像是在唠叨家常一样,慢吞吞地持续说道:“至于柳乘风,他做得很好,若不是他来信奉告,内阁只怕还蒙在鼓里,嗯,好,很好……”
不过谁都未曾想到,堂堂大学士,最后竟是败在了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手里,事已至此,刘健莫非还能说个不吗?一旦如此,内阁支撑东厂砸报馆的事便当即会传遍天下,到了当时,局面只会更加不成清算。
李东阳含笑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刘公看到了报纸的坏处,却没有看到好处。”
李东阳哂然一笑,当即明白了。内心说,这刘成也忒混账了,这类事竟然大张旗鼓地说出来,也难怪刘公如此活力。
先是戴高帽,埋伏笔,接着是很客气地发兵问罪,请刘健回个话,乃至还模糊有威胁的意义,只要内阁不拿个交代出来,实在不成绩只好捅出去了。
刘健叫人推开了窗,这窗外便是深红的宫墙,烈阳正炙,一缕中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出去,一下子淹没了阁内的烛光,刘健捋着须,叹了口气道:“报馆的事倒不是没有体例节制,既然不能扼杀,也唯有节制了,宾之,你愿不肯意与我一道上一道奏书,就说我大明要广开言路,新近出来的报纸是一个好征象,不过世事无绝对,凡事无益就会有弊,为了免生祸端,请皇上拟旨在礼部之下设邸报司,设主事一人,官五品,以督导邸报谈吐,如此,这报馆才气为朝廷所用,不至为患。”
接着,全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