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大肉包子[第2页/共2页]
“二哥如何办,留在这里吗?”
买完这些杂货的时候,已经邻近中午,二哥过来叫人,去四周的饭铺用饭。
对于收税来讲,的确简练很多,不然的话,明朝可没有那么多官吏追着商家讨钱。
来的时候王方就扣问好了,粮店里细粮二十五文一斗,糙米三文钱一斤,面前的老板还算刻薄,馒头一文钱两个,粗饼一文钱一个,包子两文钱一个,四哥心心念念的大肉包子天然更贵,要十文钱三个。
临走的时候还对王方等人嘟囔道:“你二堂叔是个抠的,如果把牛累坏了,必然又是费事。”
对于这个传说中的大伯,王方素未会面,只是听家人偶尔提起,算是一个别面人物。
粮店里人来人往,自不能全都进入,几个小的在内里等着,二伯和三哥出来,半晌以后出来,两人的面色有些非常,黑着脸号召几个小的,一起从粮店的粮仓方向,搬出五十斤白面,五十斤高粱面。
“别管他,等二伯来了,他还要吃一顿,这点东西底子不敷他吃的。”
明朝的税收都是遵循车马收的,牛车一个价,马车一个价,不管有没有货色,只要进城就有税收,某些水域的船只一样如此,大船一个价,划子一个价,也是后代车马税,车船税的来源。
除了春秋小的小六小七以外,剩下的几个半大孩子全都在场。
整整行驶了两个时候,天气已经大亮,不远处的县城遥遥在望。
称了五斤的茶籽油,用小罐装好竹篮提着,又买了两斤白糖,四斤粗盐。
这时候的山民大多非常浑厚,上车的时候自发取出一个大子,口中呼喊着给牲口加把料钱。
现现在牛马属于高代价牲口,一头牛的代价在八贯摆布,一匹马则是十五贯。
假定碰到某些往县城发卖山货的村民,对方也会分外取出一个大子,二伯来者不拒,连续拉了五六小我,小小的牛车被挤得满铛铛的,乡亲们相互之间,开端闲谈村中的趣事。
说是饭铺,实在就是两排长长的摊位,特地摆在树荫上面,遮挡中午的阳光。
青阳县城有些远,大抵四十余里。
“走了,去铁匠铺看看,看完了哥哥带你们去个好玩的处所。”
早上五更的时候,二伯就开端套车,车是提早借来的,租一天五十个大子,比人都贵。
小四扯着他的白花蛇,细心的用棉布包好,这但是一百五十个大子,能够换五十个大肉包子,又或者七十五个糖葫芦串。
王方手中是历次母亲返来打赏他的零用钱,未几,四十余文,谨慎的用布包好,贴身挂在脖子上,这但是他发财致富的第一笔资金,天然要好好珍惜。
进贡给正德帝后,换回了等重的金银钱帛,整整拉了五十多车,可惜返国没多久,这个部落的五千余人就被其他部落屠了。
“见过耍猴的吗,走,带你们看看去。”
这时候已经有了制糖技术,更多的称之为糖霜,又或者白沙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