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空念(3)[第2页/共3页]
“圣上驾到!”
朱明月落座后,端起酒盏抿了一小口。
众臣子以一种瞻仰的姿式,齐齐朗声道。
“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这个时候,有一个宫婢前来请她,“月儿蜜斯,姚公请您畴昔坐。”
朱明月道:“可这边是女眷们才气坐的西侧殿。姚公坐在此处,仿佛有些于理分歧。”
遵循朝廷规制,官员进宫赴宴,要和其家眷分开走——官员们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过外五龙桥,走承天门,顺着金水桥,过内御河,便是通往三大殿的奉天门。家眷们则自西华门入内宫城。特别是女眷,需过春和殿西侧的御花圃,前去后廷拜见后宫妃嫔;在随后的宫宴上,女眷们的位置也被伶仃安排在大殿西侧,前面用丝绸帘幔严严实实地挡着,席间有各自的侍婢服侍,彰显着皇室的面子。
说到底,她从未体味过燕王,不,应当说当今圣上,究竟是个如何的人。在他的骨子里,留着跟建文帝一样的皇家血脉,却更残暴、冰冷、嗜权和猜忌。也恰是如许的人,让这么多的贤臣良将,断念塌地佐助效命。
氛围倏然寂静了下来。
她们当中多是归降之臣的家眷,原北军的家人,大多还在来都城的路上,能够列席今晚宫宴的,倒是唯有她一个。
这个时候,寺人一声悠长的唱喏——
朱明月看了他一眼,“姚公倒是想得开。”
朱明月低语罢,便跟着带路的寺人走内城,先行去往西华门。
如许姗姗莲步,举手投足间,全无一丝拘束和拿捏,无处不流露着端庄安闲的皇家味道。这等风采,连贵爵贵女都要黯然失容,更何况是平常的官家闺秀。
“众卿家平身——”
“善哉,善哉,蜜斯莫非没传闻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姚广孝端起翡翠酒壶,笑眯眯地给她斟了一杯屠苏酒,“皮郛幻象,于贫僧而言,实不敷挂记。”
宫宴设在奉天殿后的华盖殿,正殿是四周出檐,渗金圆顶,殿顶上还缀有巨大的金球一颗。殿旁东有中左门,西有中右门。往年每逢除夕、冬至和万寿节,建文帝都要在这里先行接管内阁大臣和宫廷执事人等的参拜,然后才去奉天殿接管百官的朝贺。
雕梁画栋,千门万户。
皇上的车辇已至殿前,华盖殿的十二扇殿门一道一道顺次敞开,跟着一声接着一声的沉重“吱呀”声响,钟磬敲奏,八音齐鸣。乌黑流苏的华盖带路,皇幡照后,那一道明黄色的身影,踏着持重而严肃的鼓乐,缓缓地走进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
姚广孝端着下巴,笑望着她一起走来。
风,在金红龙袍上掀起一道波纹。
朱明月拜见过后宫,来到奉天殿的殿阁前,瞥见了那些由婢女搀扶着走上丹陛的官家闺秀——莲足碎步、低眉扎眼,连服饰打扮都不敢过分张扬。
“在吾皇治下的江山,秉承太祖爷开辟的光辉基业,不出百年便是先人奖饰的乱世!”
一品锦缎吉利纹的大红凤尾裙公主冠服,由宫里特地送来——质料是各色纻丝、绫罗;襟上施的是蹙金绣云霞的纹饰,钑花金坠子,褙子上施尽绣云纹。锦箩裙下是绯红色的描银绣鞋,裙摆上花团簇簇,坠下环佩叮当。皆是遵循皇室宗亲中最显赫高贵的穿戴。
太祖爷规定,建国伊始,励精图治,在早朝以外另有午朝和晚朝,规定朝廷各部有一百八十五种事件必须面奏天子。而朱明月始终难以健忘,当年建文帝即位之初,常常访问朝臣,奉天殿前文武官员来往摩肩接踵,那政务繁忙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