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2)[第2页/共3页]
这但是大事!满朝文武想都未曾想过!
朱明月点点头,“一旦将都城迁至北平,重新回到燕军驻守之地,既能根治北方的隐患,又给了皇上一个台阶,并在必然意义上使得‘永乐’年号真正成为正统,处理了皇上心有所想、口却难开的事,莫非不是三全齐美?”
朱能看着她,有宠嬖也有赞叹,说罢,又兀自道:“你瞧爹,差点忘了,我闺女原就是御前掌席,论资格,比起那些书吏来不知强出多少!”
朱能茫然地看着她,朱明月给他倒了杯茶,提示道:“年节正月十三的时候,李尚书不是提出过一个建议吗?”
朱能眼睛一亮,“月儿,你有体例?”
分开衙署,已是傍晚时分。
像这类弯弯绕的事,原北军并不在行,姚广孝能想到,但他身份特别,没有态度去提。归顺的建文旧臣们想到了,却也不会说,他们统统人的家大多在应天府,在富庶暖和的江南,谁情愿有朝一日俄然迁至北平那种苦寒之地!
朱明月道:“女儿哪有甚么资格。这事也并非只要女儿能想到,御门前的朝臣们一贯最晓得揣摩圣意,怕是早也想到了。只不过这差事终究落在爹爹头上,爹爹怕是要当那先出头的椽子了。”
“吴妈妈但是出了名的妙技术,竟然肯教你。”
“李尚书倒是有这么一说,皇上龙颜大悦,当即就命令将北平作为王朝第二个京都,并下圣旨昭告天下。可这与北平的防务有何干联?”朱能问道。
“迁――都!”朱能眼睛瞪圆了,惊诧道,“你是说,皇上成心把全部都城都迁畴昔?”
“甚么三全齐美的体例?”
朱能不知朱明月的千回百转,砸了咂嘴,非常豪情隧道:“国公府有本日,皆赖天恩庇佑,捐躯图报,舍我其谁!”
是大事。
朱能低头沮丧地抓着那几道文书,皱眉犯起愁,“不说不可,可说又说不得。皇上只给刑部三天时候,过期必罚。这可如何是好?”
“屏藩。”朱能道。
“月儿,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红豆拎着食盒,一起撅着嘴,倒是老迈不乐意。
“从皇上的各种态度来看,他喜好北平更甚于应天府,但是就算故意将都城搬畴昔,触及祖制,又将破钞数年之功,不是那么等闲能去做的。现在却分歧了,北平的防务牵涉到朝廷安危,且是皇上本身结的死疙瘩,不能指责,不能穷究,又想要完整根治,不如用一个三全齐美的体例。”
朱能忿忿地说道:“那些人,就恨不能从速抓几个来顶包!”
朱能问完,本身就先恍然一怔,“你是说迁都?”
“这倒的确是……是个好体例……”
此时现在,皇上或许正等着一小我,将这个发起说出来。
“蜜斯,奴婢觉得那些点心是做给老爷吃的。有几道的技术还是跟北平府里过来的老厨娘学的,岂知被那些刑部官员给分食了个洁净。”
朱明月道:“早前宫中的德兴寺人来府上时,偶然中提到皇上这段时候恶梦连连,哪怕是夙夜措置政务,也不肯意在寝宫里安息。这么巧,李尚书就提出了‘定都’的建议,而皇上不假思考就承诺了。爹爹不感觉这很奇特?”
“爹爹可还记得,太祖爷当年为何要将几位王爷分封到各地?”
北平设防空虚,恰是因为皇上本身分开了镇守藩邸,跑到应天府里颠覆建文做了天子。这类做法不但违背了当年太祖爷之命,说得严峻些,更是“违逆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