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月如霜:全3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进退两难(1)[第2页/共2页]

“爹爹感觉是朝臣们明哲保身?”

叩门声。――又悄悄敲了几下。

“前任?前任早被打发还家种地去了。”

食盒里盛着热气腾腾的糕点,做了十几人的份。官吏们不好回绝,客客气气地将红豆请到中间的耳房去了。目睹着世人呼啦啦地分开,朱能狠狠松了口气,伏在桌案上长叹短叹。

“可那帖木儿大汗已于行军途中病逝了,蒙古军也已出兵。”朱明月指着最中间那一行,上面很清楚地写着。

她爹是统兵之将,就算不去校场练兵,也不该做这些文臣之职,平白挨这份贫寒。

朱能是御笔亲封的成国公,因朝廷急需用人,被安排到了刑部暂代尚书职务。

朱能歪着脑袋想了想,“皇上让我……让我首要查办那些处所官,抓出几个来卖力。然后就是如何防备北平,做到长治久安。”

“现在可不是北平兵戈的时候,爹爹身在刑部,非兵部,算是半个文官呢!您想要如何措置?”

朱明月道:“朝臣们明哲保身,同殿称臣的原北军也是?”

朱能一拍脑门,“对了,太活力,给忘了。”

有几个官吏一焦急,脱口而出就是故乡话。

“批文错了,错了,上面的字不是那么写的!”

朱能回想着当时的景象,不由得连声啧啧。这时候,朱明月放动手中的文书,回身走到殿门口,把两扇门扉都给掩上了。

印绶的确盖错了处所,不能盖在皇上的朱批上面。难怪方才那书吏急得直叫。

桌案上横七竖八地摆着文册和檄文,有好些还是边关奏报,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大多盖有玺印,已经过皇上朱批过了,发到衙署出处刑部的官员详细履行。

朱明月在文华殿前服侍过量年,对这些最是熟谙,走到近前时,顺手拿起此中的一张,看到边沿被压得有些褶皱,上面的笔迹却很工致,较着是练过几遍才钞缮上去的。

朱明月跨进门槛,就瞧见爹爹低头沮丧地坐在桌案前面,拿着官印不知所措。在他身侧围着七八个身着文官官袍的书吏,点头的、感喟的,另有几个抱着肩膀说风凉话的,脸上的骄易之色闪现无遗。

红豆语毕,几个书吏愣了一下,面面相觑,“国公爷有病在身?”

朱能瘪着嘴道:“他们不是,但他们也没有表示。这倒是挺奇怪的……”

朱明月如许看着,不免有些心疼。

“蒙古鞑子给脸不要脸,打!”

大年月朔的早上,各官员进宫去面圣。

在喜气且繁忙的氛围中,跟建文帝有关的统统,都成为旧事。

也是在这一天,盖着天子玺印的圣旨传至各部,正式启用“永乐”作为年号,并将这一年定为“永乐元年”。

朱能冷哼道:“不然呢?”

“是皇上本身的启事呢!”

朱能一愣:“甚么情由尴尬?”

“又错了,印绶咋能盖在那处所!”

“国公爷,您这是弄啥子吗?”

内里的人没反应,还在七嘴八舌地吵吵着。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