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回 善后事宜[第1页/共2页]
刚写完,吹了吹墨迹。
杨承利用一方薄薄的布挡住邸报。
“袁巡抚那边临时不消去了,从速上报朝廷才是公道的。”
“功绩第二,当然霍大人。霍大人身居火线,运筹帷幄,采取声东击西之策,既援助了辽西明军,策应义兵,又能平静自如,观建虏败逃。”
不过,悲中带喜,大功德也是一件接着一件来。
他在霍维华走后,坐在桌前,写两份邸报,一份给登莱巡抚袁可立,一份给蓟辽经略孙承宗。
“军功第二,张存仁,带领鹰眼不辞辛苦,持续作战,一举拔掉统统哨探,请朝廷授予守备。”
各地保持次序的,只要没有战力的衙役。
救治伤员的事情从大战一结束就开端了。
为了打赢这一仗,杨承应是倾尽尽力,除了留一支八百人的鹰扬营、少量炮兵给鲍承先以外,其他都调来了火线。
“能够,但不是现在,等雄师班师,我自会给你讨情。”
唐云锦第一次感受女医护兵少了,应当再增加人手。
霍维华很好说话:“没题目,十九万两,我直接写九万两,粮食全烧了,你没有获得一粒米。”
想到杨承应是个吹软不吃硬的,他这才笑嘻嘻的来道贺。
“但说无妨。”
霍维华非常主动。
此战,除旗丁外,包衣和想成旗丁的炮灰死了三千七百,大部分是冲破壕沟的时候死的。
杨承应把有功绩的人一一列举,霍维华就写在上面。
黄龙冲动的想跪地上叩首,想起大帅的要求,硬生生忍住。
她下定决计,此次归去,死缠烂打也要增加女医护兵的名额。
“好,杨帅真让我刮目相看。”
霍维华说完,见没有别的事告别了。
“对于缉获,除首级外,银两和粮食都请少报一些。”杨承应厚着脸皮说道。
有总比没有强!
“大帅,我想求您一件事。”
霍维华伸出大拇指。
到了早晨,杨承应回城,霍维华亲身来道贺。
像这类奏本,讲究笔迹工致,卷面整齐。
冥冥当中自有天意,这个滦州军功第一的火炮妙手,一个旅顺守城战击退后金军的豪杰,还是迷上了火炮。
一个个是玩命的跑,为了活下去,这群饥肠辘辘的百姓,拼尽了最后一丝力量。
“军功第三,苏小敬,练习具甲马队辛苦,奋战一线,请朝廷授予守备。”
霍维华快速写好。
颠末一个时候,才算把这份很长的奏本写完。
民夫抬着担架去田野抬伤员,送到专门搭建的伤虎帐。
如果大帅想要晓得数字,他再来盘点。
杨承应道:“请交给纪公公,请他考核以后,再发到登莱巡抚衙门。”
不然以毕麻子那点人,完整挡不住追杀的后金兵士。
“好,欸……你说,我写。”
之以是如许,是因为医学不发财,伤员特别是重伤员,常常跟着病情恶化或者自我病愈,呈现头疼发热等症状。
“多谢。”杨承应抱了抱拳。
他筹算压服杨承应,把一份功绩给纪用。
“军功第四,耿仲明,海军出其不料,接走百姓。”
他也不美意义再说啥,低头写下本身的“功绩”。
莫麻子早为他们筹办好了稀粥和饼子,吃在嘴里,几近都失声痛哭。
这内里还不包含填壕沟的,卖力统计的沈志祥看到壕沟里的包衣都被踩的严严实实,明军伤亡数字对得上号,便懒得统计。
这一战把身居营帐的霍维华吓得够呛,自始至终没敢露面。
杨承应晓得他来的启事,笑道:“这内里有大人一份功绩。”
更离谱的是,竟然差点跑到刘兴治的前头。
杨承应直到此时出城,是因为劲敌未退,不能擅离职守。
第二件事,粮食没有被烧光,还留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