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朝廷动态[第1页/共5页]
春节的休沐二十多天,过了元宵朝廷要正式上班了,本年百官算是过了一个安稳年,流寇根基毁灭,建奴被打退,提心吊胆的日子畴昔了,只是市道上各种流言流言多了很多,这都是所谓神兵闹得,天津的事大师都晓得,几次神奥秘秘的怪车来去,瞥见的不在少数,不在朝堂,心系国度,那是士大夫的本分,天子过年也没闲着,各种圣旨廷寄满天飞,先是发了些部分拖欠的俸禄,接着各路人马调来调去,卢象升回京,勤王军暂驻天津,再接着整治京畿环境卫生,两个阁老告老回籍,再来一出石破天惊,几个从没传闻过的人成了大明勋贵,传闻连皇庄也搭出来了,小道动静一个接一个,多事之秋,不对,是多事之春才对。
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几个官员出来拥戴,说刘宇亮得了外人好处,胳膊肘往外拐,出售大明,一时候全部大殿上硝烟满盈,群臣不敢明着对天子,但找到了个出气筒背锅侠,刘宇亮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内心拔凉拔凉的,方才返来就被一碰冷水浇下来,成了众矢之的,赶快跪下来,看皇上如何措置吧。
礼部有官员出班上奏,说外来之人即以归顺大明,既是大明子民,该遵循大明礼节,传闻其不尚礼节,纲常混乱,应派礼部官员前去教养,使之服王化,尊先祖,守法度,万不成放纵,使其乱了民风,坏了伦常。顿时很多官员拥戴,说是天子该让这些外来人晓得中原礼节,不然后患无穷,说白了就是对天子特旨免除神兵见官不拜面圣不跪不平,凭甚么来了几天打了两次仗就具有如此特权?我们这些阐经极虑为大明一辈子的如何没有如此恩遇,天子你偏疼啊。
大事一完,王晨恩即高喊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户部尚书李待问即出班奏到,已收到神兵解来租借银子二十万两,现在建奴已退,漕运该规复,望皇高低旨催促各地尽快起运来京,奏毕回班,又见一官员出班上奏,说既然户部有了银子,就该拿出银两来布施流民,务使生乱,接着一个佥都御史出班,弹劾卢象升杨嗣昌等人引贼入户,甚么神兵?怪力乱神岂可胡言?皆虚妄之言,望皇上修身养性,收回租借成命,摈除外寇,保大明社稷不失,惩办有关官员,末端来个保大明江山万年,几个低品官员随声拥戴,说杨嗣昌率关宁军驻天津已多时,寸功未立,要求天子下旨进剿,务使祖宗江山不失如此,另有官员以为应当下诏勤王,夺回被占塘沽等地,不信百万雄师云集,打不过外来人,更有几个官员以为所谓神兵都是江湖方士,障眼法,说刘宇亮身为首辅竟然也被勾引,另有阉奴曹化淳等人皆罪不成恕,该夺职,另派清流前去戳穿这些欺瞒伎俩,押来都城游街以破谎言。
崇祯清楚,内里有几个是至心对他的,可更多的是只想占皇家的便宜,不肯意为朝廷分忧的,本来也没想要他们捐款,毕竟大难已过,信赖国库会渐渐丰盈起来,不会一团糟,还没到必然要大师捐款的境地,明天这个场面一眼就看的清楚,谁忠谁奸,清清楚楚,崇祯内心一声感喟,国度养了他们百余年,就只要几个忠良至心实意待朕,那么多尸位素餐的官员每天为鸡毛蒜皮大吵大闹,难怪流寇剿不灭,建奴放肆,都是一群白眼狼。
各种奏承吵了半个时候,刑部尚书又出班说天子不能让神兵置于大明律法以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有超出于律法之上的事理?王子犯法尚与民同罪~~~,洋洋洒洒,不得不说,尚书就是尚书,比那些捕风捉影的说辞详细多了,一下子就抓住关键猛攻,只是崇祯早推测会引发非议,任他们说的唾沫横飞,我只稳坐垂钓台。搞得几十个前蹿后跳的官员丈二金刚摸不着脑筋,天子一言不发,内阁也都鸦雀无声,连常日最出风头的东林党一干精英也只要几个低品级官员拥戴,统统大佬都默不出声,景象不对啊,莫非天子真性子变了?几个大佬也被拉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