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去处[第1页/共4页]
崇祯见他这副无能模样,心下更是愤怒。他又暴喝道:“张九苞,你尸居其位,无所作为之罪,朕自当究查。只是现在时势这般危局,你身为兵部尚书,莫非就束手无策不成!”
“禀陛下,臣已皆传令下去。辽东抽调的北地兵马,宁远总兵吴襄与山海关总珍尤世威二人,各率军一万,告急入援大同,另有前锋营副总兵祖大乐,批示佥事祖宽二人,率军兵五千,入援宣府。而从山东南直隶等地调来的南地兵马,尚在告急赶往京师之路上。鄙人已传令,待其入得京师后,便再同一安排,派往北直隶或宣府等地,以拱卫京师,确保鞑子不得犯境京畿。”
天子烦躁地吼怒,让张凤翼浑身一颤。
次日天刚放亮,姚文昌部与李啸部,拔营起行,持续向京师进发。
他余怒未歇,又朝地上那练国事的奏章上狠狠地踩了几脚。
七月初八,皇太极与贝勒豪格、阿巴泰亲率两黄旗、汉军兵、孔有德部天佑兵、尚可喜部天佑兵,一同犯境尚方堡,一样从宣府往朔州一带烧杀劫掠而去。
“鞑子犯境连陷州堡,流寇也又重新残虐,国事这般废弛,文武官员如此无能,朕养你们何用!朕养你们何用!!”
“讲!”
很快,兵部尚书张凤翼,在司礼监秉笔寺人曹化淳的引领之下,快步入得殿来。
此人,便是李自成的谋士顾君恩。
只不过,陈奇瑜这般无法行动,却被一小我看破了他的心机。
而宣大总督张宗衡,宣府巡抚焦源清,大同巡抚胡受惠,山西巡抚戴君恩等人,因为抗鞑不力,皆遭到了大怒不已的崇祯天子亲笔谕令的严辞斥责。
张凤翼见皇上暴怒,他咬了咬牙,大着胆量半直起上身,拱手说道:“皇上息怒,罪臣有一言,要对陛下实说。”
伏跪于地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犹是不断喘气,脸上汗水直趟。
军令上说,全军不必再往京师而去,需得即行自去被派往的军镇。而李啸军被派往的目标地,则是宣府镇北路的龙门卫。
练国事这封奏章,从崇祯天子手中,缓缓滑落于地。
他向李自成等流寇头子建议道:“各位头领,那陈奇瑜这般抓紧打击我义兵,倒是技穷之故,想早日结束战役罢了。此人这般心急,我军却恰好将计就计。”
李啸不晓得,在他满腹疑虑地带着军兵们上路直去宣府之时,此时一样接到兵部军令的姚文昌,却虎帐中大发雷霆。
都城。
李啸为包管粮食供应,采取的是沿途不竭购粮以弥补耗损的体例,让运粮的四轮马车上,老是有充沛的粮食存量。只是入得北直隶地界以来,本地粮价腾贵,一石米粮竟可达四五两!为了降落粮食耗损的速率,李啸只要加快行军以期早日达到。
在李啸部与姚文昌部还在北直隶南部辛苦行进之时,大明帝国的宣府与大同一带,环境愈发腐败。
此时,他与张凤翼入得以殿来,两人皆已跑得气喘吁吁,一身大汗淋漓。
崇祯至此,表情方停歇了好些。
崇祯忽地又想起了甚么,叮咛他道:“现在局势告急,统统入援兵马,全数派往边疆,不得循擅自渎,派到无事地界以蒙混度日。”
七月尾,因为朝廷告急抽调各地军兵抵当后金的人侵,本来将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困在车厢峡的五省总督陈奇瑜,一面要对付朝廷不竭催促期限剿除流贼的谕令,一面还不得不不竭地抽兵北上,以分担宣府与大同的后金犯境压力。全部剿寇军兵本来畅旺的士气,顿时消沮了很多。
他宿世看过明史,晓得在此时,龙门卫已于前段时候,被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的两白旗攻陷,被烧成一片段壁残垣,全堡军民百姓,老弱几近被杀尽,健旺者则皆掳为包衣。现在兵部派自已前去此地,却不知是何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