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当立[第1页/共4页]
如果伊勒都齐真降,那恰好让他们来个两虎相争,李啸再坐收渔利。如果伊勒都齐假降,自已也恰好以此为借口,向拉萨持续进军,而不让伊勒都齐以假投降之名来分功,使这场乌思藏挞伐战徒留遗憾。
那就是,这青藏高原上行军,实在是过分艰巨与痛苦,若仅仅是人马进步,倒还好些,但若要运送重型火炮到火线,实在是极其辛苦与伤害之事,以是,在唐兵力量没法达到拉萨之前,让他们相互争斗,实是最好之成果。
这般动静,传到李啸之处,他当即明白,这对唐军来讲,倒是一个极好的良机。
“砰砰砰砰!......”
其他如许做,唐军也有不得以的苦处。
“唐军有很大能够会同意。”索南群培插话道:“现在汗王固然败亡,那曲城亦是丧失,但据战况来猜想,唐军打击我乌思藏,其最大的特性,便是运输乏力,后勤供应困难,特别是重型火炮想要翻越这高原的崇山峻岭,是非常困难之事。如许一来,唐军想要完整征服乌思藏,将会极其困难,就算是一时得以赛过,也势不能久。是以,我军如果相时而动,及时向其报出归顺之意,表示情愿永为屏藩,为大唐帝国镇守西南之境,那么唐军亦会极有能够借坡下驴,就此同意我军名义上的归顺。”
三天后,那曲城破的动静,传到了拉萨城中。
而于今之计,为了安定局势,以及贯彻李啸的战略,刘文秀却也假装同意他们的要求,并且还用心夸奖了他们这般做法,堪为颇识时务的明智之举,让这几名使者无不脸现狂喜之色。
如许的话,自已这个顾始汗,该成了乌思藏最后一任统治者了。
在这时候,最为焦炙也最为发急的,便是城中主将图鲁拜琥了。
这毫不是自已想要的成果。
五世达赖亦点点头,同意他的观点,他低声回道:“索南大人说得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王子要当即即位,以免接下来的行动,会名不正言不顺。在王子正式称汗后,我们当可派出使者,向唐军表态请降。”
想到这里,图鲁拜琥脑中俄然电光火石般的一闪念,想起了一件事情。
五世达赖却摇了点头,又持续道:“殿下,向唐军表态,情愿率部归顺,是能够的,但在我看来,我们还未到完整的山穷水尽之时,当可尚留余地,可起首向唐军表示,我军愿成为其从属之国,如那朝鲜国普通,世为藩属,永镇西南。”
唐军守势如此凌厉,自已部下这些士气低沮斗志全无的残剩军兵,另有那些更不堪用的临时调集的青壮,真的能顶得住么?
只要能从这危如累卵的那曲城中逃出,那将来到底如何,却还可再作计算。
这批使者一起顺着大道径奔而去,很快就达到那曲,见到了唐军主帅刘文秀。
说来也巧,他们这般突围,倒似出乎了唐军的预感普通,他们仓促地抵挡了一阵后,竟被图鲁拜琥等人破围而出,一起南逃而去。
如许一边倒的完整搏斗,对唐军来讲,堪为极度称心之事,而对藏军来讲,的确是置身无间天国。
而听完他们愿如朝鲜普通,就此归顺,永久成为大唐帝国的西南藩属,刘文秀亦只是微微一笑。
毕竟,只要掌控了这块天下第一高原,那关陕乃至河中走廊与西域一带,才气获得永久的安宁。亦只要将这块易守难攻到顶点的高原把握在手中,唐军才气从高而下,在将来合适之机,打击全部印度次大陆。
既然那曲城已然不保,那自已又何必然要陪葬于此呢。
他们也不想想,乌思藏之地,焉能与朝鲜相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