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寻道记》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一章汉留始终星火传[第1页/共2页]

到了次日,谢铭舟感受真炁已经炼得充沛,又听到湖北一带有战乱,心中更是顾虑两个门徒,便向世人告别。这一次铁了心要走,大伙也留不住,只见他出了院子,三晃两晃已不见踪迹,都是点头感喟。

谢铭舟一一扶了起来,大师提及这事,本来便是那火烧少林寺后跑出来的几个和尚,本来是海对岸过来的汉留,现在又重新立了个洪帮,早些光阴在湖、北一带起事,连下数县,在打武昌时却遭了兵败,被清军一起追逐,沿途官府也不竭派人插手,才到明天这类状况。

他每日四时修炼,其他时候帮手打理打理菜园,再练练拳剑、神通,脸上也逐步长出肉来,泛出光彩,日子倒是过得缓慢。

又对几个后生道:“这位道长号清溪,乃是得道高人,我们请清溪道长多留几日,也好多多就教。”几个后生赶紧抱拳施礼,谢铭舟不好坐着不动,也站起家来回了一礼。

谢铭舟站了起来,扯开那中了一箭的年青人衣服看了一下,说道:“无妨事的。”一爪将那中箭的箭头扯了出来,右手捏了个剑指,也不消甚么朱砂,直接就在那伤口处画了两道符,喝了一声“赦”,过得半晌就见那血也止了,伤口渐渐地开端长拢。

山风习习,火光熊熊,大师围在一起品茶论道,都感觉是人生一大快事!

过了两日,谢铭舟就要告别,陶公及众弟子盛情拳拳,转头想想停下来修炼几日,真炁充沛时赶路也快,不致迟误了路程,也就半推半当场留了下来。

待到陶公几名弟子返来,又是一番热烈,几人整治了饭菜,谢铭舟拿了酒,一群人边吃边聊,说到鼓起,都觉志同道合,十几人便都喝了血酒,磕了头结为兄弟,以图有日能颠覆满清鞑子王朝。

别的一个带刀的却道:“何大哥,现在先别说冒死的话!兄弟们,都跟在我身后,我们只往一处杀,杀出去就往山上跑,留下性命今后再杀清狗!”

用过酒饭,陶公及其弟子都兴趣高涨,便在院子里烧了堆火以作照明,又重新泡了茶,几人都是读书人,虽没有修过道,却也读过《品德经》、《易经》等经文,各有观点。

谢铭舟虽说对这些事情不大感兴趣,但是始终以为自已也是汉人,见这几个不顾性命抗击鞑子,也有几分佩服,便取了朱砂黄纸,画了几道止血、退伤符交给他们,又传了利用之法,几人千恩万谢,要晓得对他们来讲,每日刀来剑去,有了这几道符,可比那银子要管用很多。

但这白手的杀敌却比其别人还快,清军提刀劈来,他也不躲闪,顺手就把刀折断扔到一边,呼来喝去地冲杀,清军不一会已经死伤了好几个,但是一个倒下,另一个又顶了上来,刀劈枪戳,转眼间把那十来小我杀了两三个。

二人聊得投机,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申时,这时几个作农夫打扮的年青后生提了锄头、水桶出去,陶公赶紧道:“清溪道长,这便是几个劣徒。”

那中刀伤的男人一见如此神效,赶紧也站了过来,请谢铭舟又画了一道符,再施了咒,都没了甚么大碍。

刚上了岸走了一两百里路,却模糊听得前面有喊杀声传来,谢铭舟加快脚步赶了上去,就瞥见一群清军正围了十来小我厮杀,那十来小我看起来非常彪悍,此中有三个好象是他们中的头领,两个使刀,一个倒是白手。

谢铭舟固然也非常赞美这群满腔热血的男人,但他现在把全部身心都扑到了得道长生上面,哪儿能够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谢铭舟一起行来,路上倒是没有甚么事情,只是沿途官兵查问甚严,不过见他没带兵器,穿戴又光鲜,不象谋反的逆贼,随便问上两句就会放行。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