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血泪》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11章 熊廷弼[第2页/共2页]

袁应泰,字大来,凤翔人。曾历任临漳知县,工部主事,兵部侍郎。泰昌元年,因为辽东巡抚周永春的母亲过世,周巡抚立即上疏朝廷,要求回籍丁忧守制。

李二龙仓猝跑开了。

逸晨与王小虎相互看了一眼,沉默不语。

作为后金的建国之君,努尔哈赤非常喜好兵戈,并且擅于兵戈,他苦读三国演义,并将这部巨著分发给每个带兵的将领。久而久之,这些将领对于诈城和围城打援的战术屡试不爽。特别是萨尔浒战役后,金军气势大盛,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取。

赵营官将官凭路引递到城上,陈总兵这才开关落锁,把这支步队领进城中。

熊廷弼一见,火冒三千丈,他当动部下的面,将头上的乌纱帽狠狠摔在地上,并立即奏本要哀辞职回家:“老子不干了!”

赵营官来到王小虎与逸晨的跟前,拧眉喝道:“不要在此偷偷摸摸地瞎嘀咕,别觉得我不晓得。一会儿,到了宁远卫,我这差事就算是结了。在这之前,不要给我肇事。”

陈策看了看赵营官所带的步队,很不欢畅地说道:“我记得你们应当早就到的,如何到现在才来。”

御史张修德借机煽火,上疏弹劾熊廷弼粉碎辽阳城。兵科给事中魏应嘉现在也来了劲了,上奏天启,历数熊廷弼数条罪行。

第二天,陈策带着这二百多人,押着两百多车粮草够奔广宁卫。不到半日,步队便进入广宁城。

熊廷弼想得挺好,做得也很到位,可惜他的脾气决定了他的运气。他恃才傲物,言辞傲慢,行事我行我素,与朝廷的官员多有不睦。他与齐、浙、宣党一概不对于。即便他出身楚党,与官应震、吴亮嗣、黄彦士等人也不敦睦。东林党人见熊廷弼身负策画,才调过人,就想拉拢他。但是这位熊大人的眼中仿佛也没把叶向高这位东林党的党魁放在眼中。

王小虎看着官道上数不清的灾黎,点了点头:“大哥说的是啊!”

现在镇守辽东的是辽东经略袁应泰。

赵营官如蒙大赦,抬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盗汗。“这个处所可不能久呆,明天说甚么也要跑进关内。”

步队歇息了一阵,便持续向北进发。到了入夜,步队终究达到宁远卫。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