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行》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页/共3页]

杨嗣昌一听大惊,立即跪在地上老泪纵横道:“皇上千万不成不成,此举乃是陷我大明与绝境啊!”

杨嗣昌听崇祯这么一说,从速跪下答复:“臣蒙皇上厚爱,点入内阁,且身为兵部尚书,却不能克期荡平流贼,外征逆虏,实在罪该万死。但依臣肤见,目前局面,唯有对虏媾和,方可专力剿贼。”

说完,崇祯一抬手,表示让杨嗣昌站起来坐下,然后接着道:“据洪承畴、孙传庭两部所奏,李自成所纠合之各股流贼,有的击溃,有的毁灭,有的投降,所余无几。目前两部雄师正猛追不放,四周堵截,务期一鼓荡平闯贼。闯贼欲往河南,入湖广,奔四川,均不成能,不得不从商洛山中向北逃窜。洪承畴已在潼关南边安插重兵,设伏以待,想不日即有捷报到京。”

崇祯沉吟了半响,这才缓缓说道:“但现在鞑子仍然兵临城下,且都城中已有流言,看来媾和之事只好慢点儿停止,不然那些清流又要鼓臊了。唉.......朕也很难堪啊,爱卿先平身吧!”

世人大口大口吃着各亲兵奉上来的肉食,一边往口中倒酒,行动非常粗暴,很多人嫌筷子不好使,干脆用手抓着肉吃,吃得满嘴满手都是油。

崇祯惨白的脸上闪现了一丝红晕,欣喜道:“如陕西方面能将闯逆一鼓荡平,即着洪承畴、孙传庭带领雄师星夜来京勤王,再见同卢象升一举荡平鞑子,而后天下可承平也。”

杨嗣昌的话获得了崇祯的赞成,俩人又商讨了一会,跟着杨嗣昌从宫中告别而去,一匹带着天子旨意的快马也从紫禁城中缓慢的向西便门外飞奔而去。

“皇上!”杨嗣昌朝崇祯拱手道:“鞑子随然为祸甚烈,但远不及流寇之凶恶,鞑子入关只是要抢我财帛人丁,对我大明国土并无野心,但那些流寇要的倒是我大明江山啊!是以臣觉得,攘外必先安内才是最好的挑选。”

想到这里,崇祯展开了眼睛对杨嗣昌道:“据高起潜报,卢象升几主要求与鞑子决斗,但朕唯恐鞑子势大,一向命高起潜拖着,只是现在看来倒是再也托不住了,前些日子天津城破,已经有御史台上书痛斥朕的失误,如果再拖下去就会闹得一发不成清算,为今之计只好命卢象升先与鞑子打几仗来对付一下,爱卿意下如何?”

高起潜竖起了眉毛不满的说道:“卢都督你这是甚么话,莫非你觉得咱家就不想杀敌报国不成?”

杨嗣昌沉吟了一下后说道:“如此也不失为一个别例,但与鞑子媾和之事却必然要加快停止,并且我们能够边打边议嘛。”

庞刚走到大帐前报上了官职姓名后,帐前的保卫这才进入通报,很快保卫就出来对庞刚做了个请的手势,庞刚翻开毡帘,大步走了出来,当庞刚翻开毡帘出去时,统统目光都看向了这位全大明最年青的总兵官。

卢象升强忍着肝火道:“高公公。都城墙高城深。加上另有京营镇守。即便是被鞑子包抄三五个月内也可保都城无忧,届时我等即便是爬也爬到都城了,怎可因噎废食!”

庞刚听到卢象升扣问,站了起来讲道:“有劳卢都督垂询,末将等人来到都城,寸功未立,却有劳都督赐下酒食,末将心中有愧是以不敢喝酒。”

高起潜坐在位子上眯着眼睛像是在打盹似的,听到卢象升问话,才微微展开眼睛道:“这个事情咱家还得叨教皇上,不然咱家也不好私行做主啊。”

卢象升看到庞刚出去,冲着他点点头道:“朝栋来了,你就坐在这边吧。”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