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义谁可驳[第2页/共5页]
见魏国公表示,军卒吹响了号角,午门外终究静了下来。魏国公起家朗声道:“依太祖高天子、成祖永乐天子定制,臣魏国公掌后府军都督徐弘基,会同南京镇守寺人、南京刑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南京大理寺卿、应天巡抚、南京国子监祭酒,公开审理绍兴百姓沈重诉国子监诸生员一案,当秉承圣意,至公忘我,唯公论定案,审案过程,南京百官和百姓皆可旁听,统统檀卷笔录皆公开上奏,唯天子圣裁。此次问案,按定制,老夫主持会审,陈营私公听审记录,陈必谦、沈飗、徐宪卿、熊明遇、朱国炸五位大人主审,国子监祭酒王象春大人协理审案。上面,绍兴百姓沈重可当众申告,自有六位大人问案,当照实讲来。”
陈奉非常对劲,叫小寺人出去传话,宣李天成来中和殿答话。不久,李天成便领命而来。听了陈公公的扣问,李御史想了想便恭敬答道:“这成祖爷之前就不说了,毕竟都城北迁,礼法已有变动。成祖爷以后,如有南边百姓伸冤于天子,当由魏国公代天子主持会审,镇守寺人听审,其他有司京堂大人不分主次,共同审理。”陈奉听了笑道:“便是李御史如此必定想必不会错,诸位大人可有贰言,如果没有就照此办理如何。”魏国公等人都是点头同意。那李御史便要哀辞职,陈公公拦下,对魏国公说道:“徐公爷,便是这李御史如此熟谙登闻鼓的规程,就留下帮手如何?”魏国公点点头,说道:“就这么办,让李御史监督答疑记录檀卷。老陈你再说说那第二个困难。”
过了半个时候,就见士卒护着头破血流、衣衫不整的千名流子走了过来,在他们身后无数的百姓从各个街道跟从出来,不断整齐齐截地喊着气愤的标语。等在官员、士卒、校尉的指导下,百姓挤满了广场和四周的街道,士子们被护在一圈兵士中间,只要李济世、周世安等为首的二十余人被带到了魏国公面前听审,一个个都是灰头土脸,血迹泥土狼籍一片。
陈奉接着说道:“这御前官司,还是得我们审理,不过是最后由万岁爷圣裁罢了。杂家想来,这官司有两处困难,不太好办。”沈飗问道:“请陈公公明示。”陈奉点头叹道:“这起首就是会审中主审次审、陪审听审的安排。如果魏国公主审,怕是要背上勋贵干政、文武之争的帽子;如果杂家主审,这寺人乱政、打压士子清流的罪名杂家也接受不起;如果由你们五位大人主审,恐怕老百姓就要骂你们官官相护,就是官员们也得说你们党争不公。”五位官员听了也是赶紧点头,都感觉陈公公实在是体察民气、善解人意。魏国公皱眉道:“那依你老陈的意义,我们都不能参与不成,那让谁审?”陈奉笑道:“当然还是我们审理,杂家倒是想推出去这差事,可又能推得掉么。徐公爷、诸位大人,不消难堪,想我大明太祖高天子既然仁爱百姓,定下了这登闻鼓的体例,那就必有章程,叫了那守鼓值班御史李天成来一问就知。归正太祖天子如何定的,我们几个就如何履行,谁也不能说我们错了不是。”诸人听了烦忧尽去,都是大笑,纷繁夸奖着陈公公高超。
沈重不睬李济世,持续说道:“草民二告周世安等二十余人,拜托草民切谏天子,有罢方从哲重新启用叶向高李三才等六十余条谏言。草民感其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便立时承诺,又不肯掩其功而扬小我申明,便当众写下为国事民生谏天子疏,并录其名、述其言,愿天子知民意,朝廷得栋梁,贤人有所用,以解天下之困。但是,当他们看到草民竟是与他们联名上奏,便变脸抢走奏疏,草民才知其品德卑鄙,一番慷慨激昂只为调拨草民伶仃谏言,本身却不敢承担半点风险。如此品德,如此心性,如此行动,如何能厚脸以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国子监生员自夸,请天子朝廷查其心性,厘清清流,勿使小人脏了国子监,损了朝廷培养栋梁的圣地。”一众官员听了沈重此言,都是一边冷眼瞧着东林党人,猜想着东林党是否要卷土重来,重燃烽火,一边鄙夷的看着这些脸红脖子粗的东林后代。北京的孙隆公公此时站起来,说道:“杂家领了皇爷的旨意,送沈公子赴京,自是谨慎关照,刚才沈重所说杂家部下及祥云堆栈人等亲闻。只是大明朝不以谈吐罪,杂家只是作证此事为真,不掺乎他们是否有罪。”陈公公也是点头称是,情愿作证,内心感慨着沈重第二把刀就砍在党争上,东林党如果欲有所为,便当放弃这些后辈,这第二把刀断的竟是年青才俊的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