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二章 大齐帝国(全书完及后记)[第1页/共4页]
各路叛军堕入四十万官兵构成的包抄中,李自成、高迎祥、老回回、刘国能等带领残部慌不择路向南逃窜,最后在长江北岸的滁州与张献忠残部汇合。
同年,在大明军队打击下死伤惨痛的蒙古各部完整臣服,雄师班师以后俄然扑向朝鲜,一个月后朝鲜李氏王朝毁灭,朝鲜改名东华省并入大明帝国版图,积功晋升为辽国公的吴季诚、北海侯李玉鸣、靖海伯姜玉龙等八名公侯和四万久经疆场的原东江新军老卒辞职退役,举家携口搬家瀛洲,跟随朱道临。
崇祯二十五年,用时八年的安南交战终究结束,安南全境、老挝和柬埔寨正式并入大齐帝国版图。
PS:全书至此结束,感谢大师悠长以来的伴随!
崇祯七年,十月月朔,年青的天子在大朝会上连发三道诏令:
李自成等人只能带领五万残存向南逃窜,以死伤五千余人的代价幸运攻陷秣陵关,一举逃出世天的同时,缉获了大量粮食和兵器设备,抢在十余万追兵到来之前,敏捷编整各部,奋发精力,怀着满腔仇恨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杀入兵力空虚、富甲天下的江浙要地。
度太长江的李自成、高迎祥、张自忠等人尚将来得及喘口气,瀛王朱道临带领的五万雄师便从西面高速逼来,云集金陵的十万官兵经太长久的混乱以后,分出三万由东向西进逼。
等朱道临和张拱薇的雄师赶到无锡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断墙残壁熊熊大火,数以万计的官绅富商连同家人死于非命,百年来一个个名震天下的世家豪族跟着一座座城池的坍塌而灰飞烟灭,只剩下大难过后的百姓哀痛的哭号。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开端,朱道临慢慢让渡位于上元港、八卦洲和龙潭新区的财产,麾下的江南武学院、研讨院、长江造船厂、龙潭军大部和数十万跟随者开端有条不紊地迁往瀛洲。
率先向西突围的八大王张献忠在庐州遭受平生独一的最大失利,麾下的八万百战精锐和二十万暴民尚未布阵,就被瀛王朱道临亲身批示的郭中骏部、唐正林部和史青阳部七万将士迎头一棒,仅半天时候就在麋集的炮火打击下死伤大半,跪地投降者密密麻麻,数不堪数,魂飞魄散的张献忠仅率八百亲卫逃出世天,退守庐州城的罗汝才及两万叛军在重重包抄之下弃械投降。
崇祯十年,十仲春。
十仲春,二十五,数十万围歼官兵再次从东、西、北三面迅猛杀来,无路可逃的六万叛军残存在李自成和张献忠搏命一搏的批示下,抢在瀛王朱道临部的西路官兵进入疆场之前冲到江边,掠取船只砍伐竹木冒死渡江,全线防备保护金陵至江阴一线的江南海军接到急报当即出动,与上游赶来的海防海军分舰队展开夹攻,无法叛军大部已经爬上长江南岸,“惊骇万状”的魏国公徐弘基只能带领江南海军退守老巢,告急号令水陆各军云集金陵,谨防死守。
大明皇太子朱慈烺在皇叔朱道临帮忙下,分期分批将天下监狱中的五十万刑事罪犯和两千户犯法官员及家眷发配澳洲。
*************
实在本书刚开端是想江山和美人儿兼具,毕竟秦淮河太让人神驰了,想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再想想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等名妓荡气回肠的故事,如何都感觉本书应当会写得香艳动听。
大顺王国则在大齐帝国支撑下兼并泰王朝,随后上表称臣,成为大明帝国第五个属国。
在都城百万军民持续不竭的狂热喜庆中,意气风发的崇祯天子第一时候把建立丰功伟绩的朱道临召入皇宫,朝中文武各大权势纷繁抱团日夜商讨,再一次厚颜无耻地掀起争权夺利朋分辽东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