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秦淮河的风光[第1页/共4页]
现在听了两位兄长的话,特别是应昌培提起了让他一见倾慕惊为天人的小影,朱道临一向按住的心火蹭蹭冒起了火苗,心痒之下,那里还记得甚么小脚女人的裹脚布?佯装沉吟半晌,便望向浅笑不语的应昌培:“兄长真想去?”
朱道临进入本身的寝室,想了想从边上柜子下方取出甩棍,连皮套一起牢固在腰间,然后抱上两件美酒大步出来,看了一眼书房里用心擦桌子书厨的小影和两个小丫头,摇点头走出房门。
“此筝出自天枢阁制琴大师徐振高老先生之手,平凡人哪怕有再多银子也可贵一见,小弟也是找到熟谙徐老先生的老友帮手,几经展转花去六万多两银子,才幸运获得此筝。”
朱道临何止了然于胸,烂熟于胸才对,他从小到大学了十几年的琴,反几次复苦练成百上千遍的古筝名曲没有一百首也有八十首,其他古筝风行曲更不知弹了多少,脑筋里清楚记着的乐谱总数不在五百首之下,是以听到应昌培如此扣问,他想都不想随口而答:
“贤弟只是没有细细看望罢了,远的不说,愚兄和你二位嫂嫂送你的二十几名下人,不都是一双大脚吗?贤弟的贴身丫头小影,不就是一双天足吗?哈哈!”
“刚才弹奏的只是天枢阁那边极其平常的曲子,只要学过一年古筝,根基都能闭着眼弹奏……”
一声哈哈以后,应昌培话音一转:“不过贤弟对于秦淮女子的观点有失公允了,誉满天下的秦淮两岸,如何能够没有一个让贤弟看上眼的女子?”
“畅游秦淮?我靠!总算明白你为何急仓促把老婆送回家了,没想到夙来高雅伟岸的应大掌柜,竟然有怕老婆的名誉传统,很好!持续发扬,哈哈!”朱道临想通以后乐得不可。
朱道临欣然跟着钻进广大的车厢,坐好后才发明,本身的古筝竟然也搬上车了:“带这玩意儿去干甚么?”
朱道临和赵训庭惊奇地相视一眼,双双站起筹办出门相迎,换了身暗花绸面道袍的应大掌柜已经满面东风出去了:
应昌培立即站起来:“还吃甚么饭啊?秦淮河上驰名天下的花舫有的是山珍海味各地好菜,只需带上几瓶谁也没有的青花瓷瓶双沟大曲便可。”
“等他那虎山之下的大宅院完工以后,才算真正的燕徙之喜,到了当时才需求好好道贺一番,哈哈!下次吧,俗务繁多,不走不可啊!”
之前曾领教过一次谬论的应昌培也好不到哪儿去,但他终归是阛阓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接受力远在赵训庭之上。
赵训庭也美意挽留:“一起喝一杯吧,明天但是道临贤弟的燕徙之喜啊!
“不错,固然愚兄不精于此道,但也晓得有天足的女子不在少数,此中又以教坊司下八百乐户居多,大多数乐户家道贫寒,度日艰巨,后代生下来就是乐户,很难像敷裕人家那样讲究,从小就给女儿缠足,乐户女儿为了生存,不得不抛头露面东奔西走以补家用,如果缠足如何干得了力量活?”赵训庭跟着改正朱道临的成见。
一曲欢乐旷达的《跑马》听得世人如痴如醉,余音仍未散去,喝采声响成一片,朱道临说声献丑了,便快速解下指尖胶布,佯装看不见嫂夫人责怪而又不舍的目光,嘿嘿一笑将八枚玳瑁指甲谨慎收好。
“但是,真正到了才明白,三三两两游走于秦淮河边的年青女子,以及穿越来往于珠宝铺子和各大布庄的大师闺秀,每张脸上都涂抹厚厚一层脂粉,如果早晨蓦地一见,定觉得碰到鬼了!”
到了这个份儿上,朱道临和赵训庭只好把归心似箭的应昌培和依依不舍的嫂夫人送到院子门外,目送他们的四轮马车驶出紫竹园大门,才遗憾地返回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