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明末国色江山》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满足你的要求[第3页/共4页]

为了不把应昌培再吓着,朱道临耐烦地给他解释:“天枢阁的计量单位和我们大明这边不一样,他们的1斤是500克,每斤分为10两,而大明的1斤稍重些,为595克摆布,每斤分为16两,此次从天枢阁买返来140,000斤,换成大明的算法,约为117,647斤,这117,647斤高纯度的黄铜,现在就在我们这排屋子前面那座刚建成三天的伶仃屋子里,兄长如果想看,喝完杯茶小弟陪你畴昔。”

应昌培手中茶杯回声而落,热乎乎的茶水和泡开的茶叶洒满衣袍都不晓得,标致的胡子跟着嘴唇的几次颤抖一跳一跳的,仿佛连心跳都没了,模样非常吓人。

应昌培高傲地答复:“放心吧,我应家的100万两,魏国公家的100万两、张侯爷家的50万两、南京铜元局吴寺人吴公公的50万两早就集合了,你的200万两不消焦急,等这十几万斤铜板运归去再算也不迟。”

“咣当――”

朱道临晓得本身现在名声挺大,以是持续几天没公开露面,更不会乘坐他那辆惹人谛视标豪华四轮马车去金陵城浪荡,他冷静呆在本身的小屋里,面对大明修建设想师赵训庭大略画出的‘庄园修建打算图’细细揣摩,不时让如影随形的玉虎师弟去把一个个精通营建的工匠头子叫来,谦虚向这些职位低下却经历丰富的专家就教,围着赵训庭的‘庄园修建打算图’几次参议,及时改正船埠前期工程的施工弊端,并将本来设想的船埠泊位由两大一小,变动成三大两小,船埠的团体范围也是以扩大一倍。

应昌培毫不脸红:“谁让你是大股东?如果没有你每年弄返来300,000万斤铜板,谁敢投入这么大的本钱?仅仅是金陵总号和八个分号就投入500万两银子啊!”

应昌培哈哈大笑,很天然地把铜板抱在怀里:“这块铜板我先带归去,剩下你看好了,这么贵重的东西,都是钱啊!你竟然放在这茅草盖顶的破屋子里,实在太……太不谨慎了,看来我归去以后得立马转返来,十足用马车运回钱庄新扩建的地库里才气放心。”

“如此说来,你还运来上千石劣等海盐的传言,是否空穴来风?”应昌培持续扣问。

“哪有这事?荒唐!绝对没有,半道上顺手买十几袋粗糙海盐,哪有上千石?辟谣者绝对是用心叵测之徒,哪天让老子碰到非掐死他不成。”朱道临正气凛然地否定,像是接受庞大委曲似的。

“吴公公早已挑好几十个技艺高超的老工匠,送到了魏国公的方山庄园铸造作坊,现在铜推测了,不出十天,你就能看到远胜市道上任何铜钱的‘崇祯通宝’畅通于世!”

倒是城里城外的大小粮商焦急了,持续派出十几拨人详加刺探,终究在第三天证明几万石粮食的动静是真的,更令人不测的是,经水路运到烧毁的上元门船埠的粮食不是几万石谷子,而是九万石精米,此中竟然另有部分黄豆和白面。

早有筹办的朱道临把应昌培带进没干透的宽广砖瓦房,尚将来得及先容,应昌培已经扑上去,端起码放在最上层的一块25公斤铜板欢乐不已:

看到应昌培语重心长地发挥如此差劲的摸索手腕,朱道临忍住笑意给他个白眼:“想问甚么直接问吧,用得着如何辛苦吗?”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